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赵树理:现代文学与人民文学的中间物

    2017-10-17

    作者简介: 杜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文学博士 内容提要: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赵树理曾被用以命名其所置身的文艺时代和文艺方向。本文从赵树理的文学特质和内在分歧入手,...

  • 折射社会发展的镜子——90年来少数民族作家创作观念变迁

    2017-10-17

    “少数民族文学”这一概念的提出相对较晚,现在有据可查的是1949年10月出版的《人民文学》创刊号,茅盾先生撰写的《发刊词》中将“开展国内各少数民族的文学运动,使新民主主义...

  • 新诗评论:怎的都不谈格律

    2017-10-17

    岂非咄咄怪事!当下新诗评论,几乎都不谈格律。 笔者以为问题是两个方面的:一是当下新诗没有格律,因而也就没有格律可谈;二是评论者原本就不懂格律,也谈不出格律来。 正因...

  • 思想的灯塔

    2017-10-17

    作者简介: 吴晓都,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为后世留下了一份极为珍贵而丰富的思想遗产,他们的文艺思想就是这份思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 论苏雪林与五四新文学

    2017-10-17

    作者简介: 沈 晖,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所副研究员。编辑出版《苏雪林选集》、《苏雪林文集》,发表论文20多篇。 前 言 五四后中国现代文坛才真正有女性文学的崛...

  • 近代化视野下传统妇女文学的衰退

    2017-10-17

    作者简介: 花宏艳,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广东广州510006;魏中林,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广州510632 内容提要: 文化环境的变迁,使得传统妇女文学发展到晚...

  • “五四”精神回归与心灵辩证法——我读《西望茅草地》

    2017-10-17

    摘要: 《西望茅草地》是韩少功成名之作。本文试图将其作放到“知青文学”的大背景中来考察,从作者的生活经历来发掘作品的主题内涵、评析人物形象,提炼出感伤的时代特征。同...

  • 滞后的当代性——从新疆当代汉语文学期刊看新疆当代文学的滞后性

    2017-10-17

    作者简介: 王清海,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男,四川资中县人,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内容提要: 《西部》、《绿洲》、《绿风...

  • 唐宋之际“学人之诗”的传承与嬗变

    2017-10-17

    内容提要: 从晚唐五代到宋初百年,“学人之诗”的创作成绩斐然。其创作主体为各时期引领风骚的文坛精英,具有富赡博雅、精严从容的群体特质。以才学为诗的艺术探索经历了一个...

  • 哈罗德·布鲁姆“文学经典”理论解析

    2017-10-17

    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以略带悲壮的理论勇气,用一种“对抗性的批评”(antithetical criticism)孤独地抗争大众文化时代的多元文化主义的洪流,近乎顽固地坚持“审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