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乔以钢,1953年生,任教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著作有《中国女性的文学世界》、《中国的风流才女》等。 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斗争、政治斗争构成社会生活重心之所在。感...
内容提要: 明末清初中州,特别是归德地区与吴地文人交游面广,文学互动频繁。这一时期两地文学互动可分三个阶段:启、祯之际,雪苑前六子与吴地文人在党社活动中声同起应、互...
作者简介: 高玉,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浙江金华321004 内容提要: “80后”作为文学命名最初只是一个时间...
作者简介: 张海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内容提要: 《易水歌》又名“荆轲歌”、“萧萧歌”、“渡易水”等,历来被看作是《史记·荆轲传》中易水送别场面的点睛之笔,然而《风...
内容提要: 在以往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我们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市民视角上,而基本忽视了对乡民故事的考察。南宋洪迈的文言小说集《夷坚志》中乡民人物类型众多,故事题材丰富...
作者简介: 毕光明 1951年生。海南琼州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著有《文艺复兴十年》等。 作为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的文学,在当代中国被严重地意识形态化,一种源于二十年代、进入...
内容提要: 本文指出,作为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表达,“新革命历史小说”在表意策略、写作模式上都与旧有的“革命历史小说”有极大差异,它借助对于个体生命史的富于感性与激...
20世纪是一个多灾多难的世纪,同时也是一个知识生产成果丰硕的世纪。 迄今为止,人们发明了很多的说法来描述这个世纪。诸多表述中,也许波兰尼说法最为传神,一个the great trans...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考察《日本杂事诗》的修改并与《日本国志》对照,探测黄遵宪思想发展的轨迹。论文对《日本杂事诗》初刻本、定稿本作了细致比勘,纠正了此前不够准确的结论...
作者简介: 欧阳可惺,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内容提要: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文本中单边叙事的存在,使民族文学呈现出意识形态话语的张力性姿态,这可能会在文化意义上形成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