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具有世界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不像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变得僵硬了,变得停滞不前了,相反,它在世界各国都获得各自不同的发展,仍然充满强劲的生命...
一 我国自古以来缺乏理论思维的传统,所以按照理论思维的规律来研究文学问题,还是“五四”前后在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就西方的文学理论来看,至少有这样三种思维...
内容提要: 在自然观方面,苏轼认为事物乃无心而成;在性命论方面,以无我无为、“莫知其所以然而然”为圣人境界,这些基本哲学观念成为苏轼诗学的思想基础。“初无定质”是指...
作者简介: 汤一介 1927年生,湖北黄梅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中国哲学会主席。著有《郭象与魏晋玄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作者简介: 刘亚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传说,很久以前,一群侗族后生和姑娘在山上耕作。休息时,大家坐在树下谈笑。他们的谈笑竟然逗乐了山上的百鸟百虫...
刘为钦先生《“文学是人学”命题之反思》①一文,对钱谷融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文学是人学”命题的政治与文学生态,及其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做出了极具说服力的评述。不过,...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出炉。①作为延安红色政权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纲领性文献,《讲话》的基本目的是要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期和抗日战争...
“新时期文学”往往被视为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一次重大转折,也是当代文学在“文革”结束后获得的一个新的话语起点。在关于“新时期文学”的话语叙事中,“思想解放”成为了...
作者简介: 乐黛云,1931年生,贵州贵阳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著有《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
作者简介: 吴承学,中山大学中文系。 有些很遥远的事,突然想起来,却恍如昨日。35年前,我们成为“文革”后第一批考进大学的学生,对一切都感到很新奇,也很兴奋。开学后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