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袁枚诗学鉴于传统诗学的困境,选择以天才论为突破口,将传统的客观性问题断然转化为一个主观性问题,或者说将外在的技术要求内化为才性问题,一方面以“性灵”概念...
文学作品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这决定了文学相对于其他艺术的特殊性。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诗起源于摹仿,而摹仿媒介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艺术类型,例如颜色、姿态、声音和语言...
内容提要: 祢衡的狂傲言行使他在汉末文坛特别引人注目,但他也因为屡屡出格的言行,最终丢掉了自己的性命。祢衡的言行和汉末畸形的士风有很大关系。当时士人们为了求名,频频...
作者简介: 赵炎秋(1953-),男,湖南邵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 内容提要: 近现代的文白之争是中国历史上重大的文化事件。就语言发展的方向来看,近...
作者简介: 欧阳伟(1970-),男,四川绵竹人,喀什师范学院人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方言学、诗歌语言学;闫新红(1969-),女,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教师培训学院副教授,陕西临潼人,研...
一 历史地看,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①(以下简称《讲话》)无论是对于中国无产阶级文艺思想的发展,还是对于中国现当代文艺实践都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半个多世...
在清末至满洲国这段历史时期的诸多风云人物中,大概要数郑孝胥(1860-1938)最为活跃。他少年得志,风流倜傥,二十岁时即补博士弟子员,翌年考取乡试第一名解元。后深得实权派人...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体文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单就刚过去的一年来说,据中国现代文学馆在《人民日报》发表的《2010年中国文学发展状况》中的统计,“2010年首次发表和出版的...
(一)“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丁玲、艾青、艾思奇、贺绿汀、冼星海……一批批风华正...
在解构民族主义特别是本质主义的民族认同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后殖民理论家就是的霍米·巴巴。本文主要以巴巴为核心讨论后殖民对于民族认同解构的相关话语。 一、民族认同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