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延安文艺社会生态论

    2017-10-17

    以1942年为界,延安文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性特征。既有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文艺史、文化史传递着一个严重的错误观念,以为延安文艺的繁荣是在1942年以后,事实上延安文艺...

  • 经典的回响——重温老舍的《茶馆》

    2017-10-17

    作者简介: 安淑荣,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茶馆》是老舍戏剧的灵魂,代表了老舍戏剧艺术的最高成就。戏剧家曹禺称《茶馆》“前无古人,盖世无双。”《茶馆》多次被北京人艺搬...

  • 从近代学者心路历程理解儒学命运

    2017-10-17

    我最近因为参加许嘉璐先生主持的“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这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我承担其中“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之关系在当代中国的现状研究”部分),我个人研究的重点是...

  • 论伊格尔顿理论的重建策略

    2017-10-17

    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自出版以来就引起了思想界的广泛关注,并备受争议。有学者认为他这种目空一切的态度着实让人难以接受,同时也有学者认为他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后...

  • 张力:在文学与文化之间——2011年文艺学前沿研究报告

    2017-10-17

    不论是对于西方理论的深入思考,还是对当下文艺问题的热切关注,或者是古代文论的研究,2011年的文艺学研究都呈现出了新突破,表现出更加缜密的理性思考与更为开阔的学术视野,...

  • 1982:给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松绑——记中国文联四届二次全委会

    2017-10-17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1982年6月19—25日在北京召开。到会的文联全委和列席代表400多人,规模空前。这是持续了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召开的第...

  • 历史的转折与“新乡土小说”的意识形态

    2017-10-17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社会主义中国以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加入世界经济体系,成为亚太乃至全球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于是,在后冷战的世界格局中,社会主义中国的意识形态色...

  • 准确把握《讲话》中的“经”与“权”

    2017-10-17

    胡乔木曾在回忆中提及毛泽东《讲话》正式发表后不久,在社会各界人士中产生了极大反响,在国统区的郭沫若即针对《讲话》说“凡事有经有权”,意思是说,任何事情都有经常性道...

  • “口言”与“笔书”——论中古“难”体的原生态

    2017-10-17

    【内容提要】 从作家创作活动的“口言”、“笔书”来考察“难”体,可以得到“难”体原生态的基本情况,大致有三:其一,“难”体的语境、情景、场景包括:“论难”要敢于坚持...

  • 纳西族东巴教神话与蒙古叙事诗

    2017-10-17

    一、引言 白鸟芳郎先生的学术成就之一是对云南省石寨山文化与北方文化关系之阐释,即对所谓“咬啮兽纹等所象征的动物姿态纹样形式”的解说[(1)]。据雅纳特编《纳西族文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