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关于“文学群体”与“新文学社群”

    2017-10-17

    顾名思义,“文学群体”指的就是因为共同爱好文学而聚集在一起的人群。时下文学群体发达,网络中有各种各样的文学群体,例如网民依托新浪网、搜狐网等建立的文学博客圈,以及...

  • 数字化阅读中的网络文学

    2017-10-17

    作为数字化阅读的主要内容,网络文学在2010年进入平稳发展期,呈现理性化、多样化与精细化趋势,总体创作水准有所提高。早期网络写作的叛逆姿态有所回转,网络作家告别“隐身”写作...

  • 超越平庸:论美学的人文诉求

    2017-10-17

    作者简介: 徐岱(1957-),男,山东文登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部主任、“求是特聘教授”,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美学学会会长,著有《美学新概...

  • 民族文学视野中的山东抗日文学

    2017-10-17

    从中国抗日文学的整体格局来看,山东抗日文学的创作成就虽然不是特别突出,但也绝非平庸二字所能概括的。 在几十年的历史发展中,特别是在新时期,我们山东的作家们不仅创作出...

  • 论“青春写作”与网络的双向互动

    2017-10-17

    无论人们对红火数年的“青春写作”给予何种评价,有一点共识却是逐渐形成了,即“青春写作”所体现的代际差异,“去意识形态化”,以及青年亚文化的特有风格,在中国大陆文学...

  • 在众声喧哗的时代体味小人物生活的诗意王安忆解读《众声喧哗》

    2017-10-17

    ●王安忆,生于1954年,1969年初中毕业,1970年赴安徽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省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调回上海,在《儿童时代》社任编辑。1980年参加中国作协第五期文学讲习所学习,同年...

  • 晚清文学与语言变革运动的相似性及其互动

    2017-10-17

    内容提要: 晚清的语言变革与文学变革要求,都源于进步知识分子的现代性焦虑。近代先驱在设计社会变革路径时,最初并没有把文学摆在重要位置。梁启超等人对文学看法的改变,与...

  • 清末民初小说话中的几个理论热点

    2017-10-17

    内容提要: 清末民初涌现出来的小说话,数量众多,色彩斑斓。本文就当时小说话中较为集中讨论的有关古与今、中与西、“新派”与“旧派”之间关系的问题作了述评,反映了当时不...

  • 空间反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苦旅小说

    2017-10-17

    作者简介: 吴耀宗,香港城市大学 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助理教授。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以降,中国以市场经济挂帅,社会的实际运作普遍依凭于物质力量,其结果既造就了繁华盛世...

  • 芬兰民俗学: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2017-10-17

    【核心提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芬兰民俗学家研究的焦点转移到运用认知人类学、语言人类学与阐释人类学的方法研究口头传统上,进行口头传统的程式分析。目前,芬兰的民俗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