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多薪》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四册(为行文方便,本文简称“上博(四)”)所发表的两篇先秦“逸诗”之一。其内容与传世《诗经》关系密切。本文结合《诗经...
摘要: 文化之间的相通,为西王母神话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提供了可能。由于《山海经》本是"述图之作",有理由认为其中保存了西王母神话的早期图像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象征意蕴的揭...
在当代中国,郭沫若代表着一个时代,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学术时代。他1930年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本成熟的成系统的学术成果,作者及其一系列理论...
【摘要】 笔者采用女性主义神话学的观点,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全面审视和解读羌族神话里的女神群体形象和羌族社会中的女性崇拜意识,发现羌族女神社会角色感强,形象覆盖面广,人性色...
【内容提要】 关于钓鱼岛的发现及其归属问题,在我国历代文献中有充分而确凿的记载,不仅见之于《顺风相送》《筹海图编》《使琉球录》等海道针经、舆地著作和使臣禀报公文,而...
作者简介: 王侃,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一 1960年4月3日,余华出生于浙江省立杭州医院(现为浙江省中医院)。这个生日,后来成了他一部著名小说的题目——《四月三日事件》。三岁...
作者简介: 阎国忠(1935-),男,汉,河北昌黎人,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先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
【核心提示】在现代现实主义思潮的作用下,杜甫渐渐被转向“全写实派”,杜诗的“诗史”价值和精神也随着“现实主义”观念在各个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意义,呈现出不同的思想和艺...
作者简介: 施晔,上海师范大学科研处 内容提要: 1896年3月,清政府首次派遣学生13人东渡扶桑,拉开了晚清、民国中国人留学日本热潮的序幕。稍后,反映留日学生生活的小说也相继...
内容提要: 宗璞的小说处女作发表于1947年的《大公报》,但相关文字和《宗璞文集》均误指为1948年,作者对故事内容的复述也相互矛盾。被作者认为“价值不大”的这篇小说实际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