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从“巫史传统”到“儒道互补”:中国美学的深层积淀——以李泽厚“巫史传统

    2017-10-17

    内容提要: 李泽厚以“积淀说”为理论支撑,提出“巫史传统说”,并强调“巫史传统”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史的最大秘密之所在,为我们重新思考中国文化和中国美学提供了独特的视...

  • 文艺批评: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艺理论家仲呈祥访谈

    2017-10-17

    文化的兴衰关乎国家、民族的命运。坚持文化自觉,才能建立文化自信,也才能健康、可持续地通向文化自强。这需要日积月累,水到渠成。当前,文艺批评理应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从...

  • 重建文学批评的时代——文学评论家於可训访谈

    2017-10-17

    李遇春:当前文学批评表面上看起来很繁荣,但实际上却又很贫乏,这里面肯定存在着某些问题。请问您怎么看待当前文学批评的现状? 於可训:我认为当下中国文学批评的这种病象并...

  • 厌蜀交游冷,思吴胜事繁——杜甫与江南

    2017-10-17

    【核心提示】杜甫晚年流寓巴、蜀、荆、湘所作诗篇,言及江南的委实不少,或追忆年轻时代的吴越之游,或因时、因事、因物、因境而语及江南。他对江南的思念和向往,既有对文化...

  • 新时期回族文学中的女性话语

    2017-10-17

    【摘要】 新时期以来,回族文学中的女性话语由于身处民族、国家、性别、阶级的多重关系内,而呈现出女性意识、民族意识、地域意识与宗教色彩杂糅的复杂面向。文章通过将回族文学...

  • 张爱玲的祖母李菊耦读《涧于日记》琐话

    2017-10-17

    人们耳熟能详的诸葛亮名言“澹泊明志,宁静致远”,被时下的书法家们写成横卷,挂贴在各类办公室或厅堂,更有刻为闲章作装帧或座右。殊不知这句名言源出于《淮南子·主术训》...

  • 郭沫若的科学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2017-10-17

    11月16日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杰出的诗人、戏剧家郭沫若诞辰120周年。郭沫若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等多个领域留下了丰厚著述,产生了深远影响。邓小平称之为继鲁迅...

  • 鄉土文學與台灣現代文學

    2017-10-17

    作者简介: 呂正惠,台灣“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教授。 内容提要: “鄉土文學”這一稱呼,在台灣現代文學發展史上曾多次使用,但其內涵卻並不相同...

  • 20世纪上半期乐府研究史述评

    2017-10-17

    【内容提要】 20世纪上半期的乐府研究,主要是在北大、清华及西南联大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中展开的。黄节首开学院乐府研究之风气,但其方法趋向于传统;同时的歌谣运动、新文学运...

  • 论当代大凉山彝族诗歌的社会情感符号

    2017-10-17

    【摘要】 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的诗歌是一种生活情感的符号形式,他们常常将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提炼成纯粹的诗性概念,通过诗歌的审美追求,完成了大凉山从自然地理向艺术社会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