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试论维吾尔民间达斯坦《玉素甫—艾赫麦德》的流传现状——以疏附县和阿克陶

    2017-10-17

    摘要: 本文在阿克陶和疏附两县的达斯坦艺人及达斯坦传承现状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两县艺人和听众最为熟悉的达斯坦《玉素甫—艾赫麦德》为例,概述《玉素甫—艾赫麦德》的不...

  • 《墨子》“说”体与先秦小说

    2017-10-17

    【内容提要】 《墨子》把用来论辩的故事称为“说”,促成“小说”概念的产生。《墨子》“说”体故事是其书最具情节性、可读性的文字,通过其中的志怪,可以窥见先秦志怪小说的...

  • 南京的文学现代史:11个关键时刻

    2017-10-17

    作者简介: 王德威,哈佛大学东亚系Edward C. Henderson讲座教授。 也许各位在座的来宾已经注意到了,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南京的文学现代史”,而不是现代文学史,这样一个词汇的特...

  • 虚构与志怪:谶纬神学话语制作的实质特征——谶纬与先唐小说关系研究之一

    2017-10-17

    【内容提要】 汉魏六朝时期,谶纬神学在相当程度上具有对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支配权,也对文化的诸多方面产生了普遍而深远的影响。谶纬神学尤其成为滋生志怪小说的温床。就...

  • 关于文学核心价值观的审视与对话

    2017-10-17

    ●文学作为文化中的“尖端”、“重器”,更需要反思和建构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而这一根本性问题,我们过去并没有理论上的自觉,更谈不到实践上的自觉。 ●只有充分考虑到人有...

  • 鲁迅杂文:何种“文学性”?

    2017-10-17

    作者简介: 汪卫东,苏州大学文学院 内容提要: 杂文,是鲁迅倾力最多也是最受争议的写作。鲁迅杂文之谜,关乎对20世纪中国最有成就的作家的评价,而且牵连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深...

  • 民族国家与文化遗产的共构——1949-1966年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

    2017-10-17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承继和延续了上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的民间文学研究理念,注重民间文学的思想性与社会历史价值,将其视为新的民族国家文学建构的重要部分。1949年至...

  • 史诗范畴与南方史诗的非典型性

    2017-10-17

    内容摘要: “史诗”作为一个词,与其他词汇一样,具有其范畴,在这个范畴中,也有典型成员与非典型成员之分。典型成员是范畴中最早获得意义的来源,是人们首先认知到的,具体...

  • 死去了的小资时代——读《〈波动〉序言》

    2017-10-17

    作者简介: 杨庆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肖凌是个小资。”① 李陀在《〈波动〉序言》里给主人公肖凌作了一个非常明确的阶级定位。为了突出这一点,李陀在文中再三强...

  • 文艺理论的“凋零”与“新生”

    2017-10-17

    当前,随着国际理论热潮的退去和所谓“后理论”时代的来临,中国文艺理论也进入了理论低潮期。跟着国际理论的大趋势“来到‘后理论’,似乎意味着从文化研究和后现代主义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