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鉴赏批评”是基于“鉴赏判断”所进行的诗文批评,是以审美趣味、情感体验为基本标准的文学批评活动。这种鉴赏批评在中国是从西汉末期开始形成,直至东汉末期才基...
【内容提要】 从“述而不作”(孔子)到“作者之谓圣”(《礼记》)再到“贾谊《过秦论》,发周秦之得失,通古今之滞义,洽以三代之风,润以圣人之化,斯可谓作者矣”(曹丕),从先秦...
摘要: "毒药猫"故事是羌族民间故事中极具特色的一类故事,可分为去情境化、再情境化与情境重合三种,故事共享着从对立到反转再到统一的模式化情节,其中包含着传统羌族社会两性对...
内容提要: 1978年2月到4月的《诗刊》分三期发表了郭小川的遗作《学习笔记》,2000年出版的《郭小川全集》又根据手稿将该笔记收入。对照两个文本,会发现《诗刊》对郭小川的原初...
【内容提要】 宋、金通过互遣行人使者来维持两国和平交往的局面,使行人成为沟通南北的桥梁。宋金遣使中有大量文人使臣,使宋金行人在出使过程中必定会有一些文学活动和文学创...
内容提要: 文章通过重审第八届“茅奖”获奖作品,指出:这届“茅奖”是迄今为止含金量最高的一届,而网络上针对这届“茅奖”的激烈批评,反映了网络浏览时代的大众阅读与批评...
作者简介: 王一燕,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中文系。 内容提要: 本文细读施蛰存的短篇小说《梅雨之夕》和《春阳》,旨在分析其中的都市漫游者形象,以探讨中国文学现代主义的特质...
内容提要: 莫言的《蛙》因为涉及“计划生育”而一度引起争议,但无论题材选择还是政治立场都与文学叙事的成就没有多少联系。对于这部小说,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它在不质疑“计...
【内容提要】 元末高明的《琵琶记》是在“宋、元旧篇”《赵贞女蔡二郎》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主观意图是表彰“子孝共妻贤”。其与原作的最大不同之点,是将马踹五娘、雷打伯喈...
【内容提要】 词体的唐宋之辨发端于北宋后期,明末清初之际曾一度成为词论中的一个热点话题。近代以来,对它的关注减少,在当今学界更处于一种被冷落的状态。词体唐宋之辨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