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是一种知识话语 文学史是现代以来的产物,是应现代民族主义和国家建立的意识形态需要,对于已有文学成果及其发展脉络与过程的一种梳理、叙述和知识化,从而构成一套有头...
【内容提要】 本文明确提出“明清江南小说文化”的概念,认为:明清江南地区,小说生产、阅读及其社会影响,已然是一个突出的文化现象,并成为区域文化构成的重要部分。文中从...
提出这个话题很可能受到质疑:元代诗学有成就吗?有人甚至可能追问:元代有诗学吗?有一部中国诗学史著作将中国诗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奠基时期——先秦、两汉;演进时期—...
青海果洛地区是历史上较为封闭而又独具特色的藏族聚居区之一。它位于中华文明之摇篮-黄河的源头。世代生息繁衍其间的果洛藏族人民,以其强健、彪悍、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精...
内容提要: 新秧歌运动是延安文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民间文艺学史上的重要篇章。它在形式上借用了陕北秧歌,但它重新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民间世界”,其核心环节就是转换了民间立...
作者简介: 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在所谓的“思想淡出、学术凸显”现时代,当代中国美学究竟如何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如果美学只关注思想的建树,那它应走的就...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提出,“苟今世之编著文学史者,能尽取当时诸文人之作品,考定时间先后,空间离合,而总汇于一书,如史家长编之所为,则其间必有启发”,强调研究文学...
摘 要: 清初诗人方文曾请画家戴苍绘有《四壬子图》,所谓“四壬子”指陶渊明、杜甫、白居易和方文四位同生于壬子年的诗人。图像展现了方文的文人形象和诗学取向,其后江淮诗...
内容提要: 新媒体文学的“海量神话”创造了今日中国巨大的文化关注,导致文学格局的重新洗牌。“海量”与“质量”的落差、自由写作中承担感的缺失、类型化文学生产的过度膨胀...
内容提要: 上海租界与华界给人截然不同的空间感。两个上海的存在及其毗邻关系,生成了并置、对照的空间结构,空间权力争夺激烈。外侨采取“空间殖民主义”建构上海“异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