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边地书写四十年——四十年来的时代巨变与中国文学的现实书写

    2019-02-28

    众所周知,云南是一个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多民族省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对滞后,但这并不影响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思想载体落后于中原文化发达地区,也不意味着云南的文...

  • 书写新时代的“史记”

    2019-02-28

    正像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所言,这40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时间跨度最长的一个时期,也是文学体量最大的一个时期。我们每一个人都置身其中。它从根本上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 2018年散文:难以释怀与理所当然

    2019-02-28

    2018年的原创性散文中有一些上佳文章,这些佳作的共同点,在于其绽放在字里行间的文学花朵都闪耀着哲学的蓝光。 游记文和采风文也是极其艰苦的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更因其人人都...

  • 写作是对“现在”的思考

    2019-02-28

    40年是一个不长也不短的时间,如何认识、评价这40年的中国文学,作家如何表达这40年里人的生活处境,是一个既复杂又现实的问题。但在今天的文学研究的谱系里,最迫近、最当下的...

  • 二十一世纪“及物”诗歌的突破与局限

    2019-02-28

    21世纪诗坛的境况如何?它和以往相比到底出现了什么新的品质,诗歌如果进一步发展要避开哪些误区,人们又该怎样去认识? 批评界有两种极端对立的观点。其中争议最大的主要还是...

  • 元代科举与《楚辞》

    2019-02-18

    很多学者认为元代的楚辞学极不发达,甚至将其称为楚辞学史上的“断裂”。但实际上,元代楚辞学有着区别于其他朝代的独特性与重要性。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与元代科举的一些规...

  • 浣花诗社

    2019-02-18

    晚清同治年间,成都府华阳县曾咏妻左锡嘉、二女曾懿、三女曾玉、四女曾叔俊、五女曾彦等人均擅诗工词,她们定居于成都浣花溪畔,在母亲左锡嘉的组织与率领下不时进行诗词唱和...

  • 《红楼梦》中的“错别字”

    2019-02-18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学遗产之一。由于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最原始的稿本早已不知去向,后来据以校订《红楼梦》的各个底本,都是...

  • 微信与数字化文艺批评的崛起

    2019-02-13

    编者按 互联网所开启的数字社会和数字传播模式为文艺批评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数字化方式。以文字为主体,配上图片、视频等在网络或微信平台发表的“数字批评”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写...

  • 用“关键词提取法”确认杨慎《临江仙》写于泸州

    2019-02-11

    杨慎即杨升庵(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杨慎于公元1511年状元及第,嘉靖三年(1524年),37岁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