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以洁为贵。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赞《离骚》“其志洁”。柳宗元指导韦中立作文,提出“参之太史公以着其洁”。前人非常重视司马迁、柳宗元的话,请看: 邓绎说“宗...
新工业诗歌成为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生动诠释。在科技发展的助力下,每一个新工艺、新技术、新意象的出现,都像血液一样注入中国当代工业诗歌的肌理,都意味着中国工业发展有了...
方元鹍(1753—1814年),字震暘,别字海槎,初号啸楼,晚号铁船,浙江金华人。元鹍出身寒门,世代为农。由于家贫,五岁那年,靠祖父接济,入塾读书。乾隆三十年乙酉(1765年)中...
由宋入元的刘埙,字起潜,南丰(今属江西)人,著《隐居通议》、《水云村稿》等。《四库全书总目》称赞他“论诗论文”,“皆出于诸家说部之外”,“固谈艺者所必录也”,评价相当高。刘...
早在很多年前,我就开始阅读梦野的诗。读他的诗像走在黄土高原上,扑面而来的是纯朴的乡风和民歌里的陕北人那种炙热的情怀。前些天,又读到他简约而不乏深厚的组诗,那一声声...
我怀疑岳飞《满江红》词是明代弘治年间人托拟之作。那时西北地区受鞑靼族的骚扰,作者托名于民族英雄岳飞,来鼓舞人民同仇敌忾。它虽不出于岳飞之手,但是我们仍应肯定它的时...
所谓文学景观,指的是具有文学属性和文学功能的自然或人文景观。(曾大兴《文学地理学概论》)自然和人文景观历来备受欢迎,而文学景观在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
苏雪林(1897—1999)与冰心(1900—1999)是现代文坛两位才华横溢又长寿的祖母级老作家。关于她们生前与晚年的交往,有关现代文学史料中鲜有提及。笔者现将二人之间来往的书信、照...
元好问《学东坡移居八首》“论人虽甚愧,诗亦岂不如”,自信其诗不逊于苏轼,其相提并论的底气从哪里来?今人着眼于组诗的比较,谓其“诗艺已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格调近似苏而...
倪瓒,字元镇,号云林,别号甚多,不一一列举。无锡(今属江苏)人。擅长诗、书、画,画最著名,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合称“元四大家”。倪瓒知诗,写诗,评诗,他在《谢仲野诗序》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