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2023年的文学研究,以习近平文化思...
内容提要:“写作”主题贯穿罗兰·巴特一生的思想,巴特对“写作”这个主题的探寻既包括相关的理论分析,也包含大量的文本实践,是他用各类学科语言表达文学的独特方式。其中...
萧统《文选序》在对史部“赞论”“序述”进行分门别类时,提出了选文标准——“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在中国文学史上首次吹响了划分文学与非文学的号角。但细究其“义”...
讨论文学的细节,不妨从鲁迅先生的名篇《孔乙己》谈起,且重温这个开篇: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摘要:作为学科的中国比较文学固然是受欧美比较文学的影响而产生,而作为研究的中国比较文学却有着不同于欧美比较文学的发生与特征,两者的最大差别在于“跨文化”这一要素...
一般而言,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包括了中国当代文学海外译介与研究和中国本土学者对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研究。前者主要指中国当代文学海外译介与研究本身的历史演变和具...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
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
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回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