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蔡登山:许寿裳在台湾(1946—1948)——读许寿裳日记、书信(节选)

    2019-12-13

    主持省编译馆 许寿裳抵台后,6月27日即投入编译馆的筹备工作,开始起草编译馆组织大纲。分为四组:(1) 学校教材组,(2) 社会读物组,(3) 名著编译组,(4) 台湾研究组。馆...

  • 蔡登山:龙沐勋:现代词学奠基人之一

    2019-12-13

    说到龙沐勋,词学的爱好者几乎无人不知。他的《唐宋名家词选》《近三百年名家词选》以及《唐宋词格律》数十年风行海内外,历久不衰。龙沐勋从黄季刚、陈石遗学诗,从朱祖谋(...

  • 论茅盾的“古为今用”观——以对“卧薪尝胆”剧本的评论为中心

    2019-12-12

    摘要: 茅盾1961年发表《历史和历史剧》一文,采用“解剖麻雀”的方式,细致梳理、研究了以“卧薪尝胆”为题材的诸多剧本。他立足史料,厘清了不同作者对原本历史的增删、改写...

  • 郭沫若剧作阅读和评价的几个问题

    2019-12-10

    摘要: 郭沫若的《屈原》等历史剧自问世之初便存在两极阅读与评价问题,左翼右翼的两极阅读与评价后来演变成了中国大陆与海外的内源与外源阅读与评价问题。郭沫若剧作阅读应该...

  • 姜涛: “世纪”视野与新诗的历史起点——《女神》再论

    2019-12-09

    摘要:《女神》作为新诗历史起点的判断,虽然已是文学史的定论,但其狂放自由的诗风,却不一定能得到后来读者的认同。要在当下语境中认识《女神》的“起点”意义,除了回到五...

  • 方维保:茅盾的民族主义与《子夜》的叙述伦理

    2019-12-09

    摘要:《子夜》从最初构思到文本定型经历了一个叙述伦理的嬗变。在由构想进入叙述的过程中,社会科学话语与文学话语、阶级本质论与民族主义情结相互妥协,形成了多条线索拱卫...

  • 李斌:有关郭沫若的五个流言及真伪

    2019-12-09

    摘要: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有着重要影响却饱受争议的知识分子。郭沫若需要反思,但很多反思建立在不实之词的基础上。现选择了有关郭沫若的婚恋情况、郭沫若对沈从文的批评、十...

  • 茅盾的民族主义与《子夜》的叙述伦理

    2019-12-06

    摘要: 《子夜》从最初构思到文本定型经历了一个叙述伦理的嬗变。在由构想进入叙述的过程中,社会科学话语与文学话语、阶级本质论与民族主义情结相互妥协,形成了多条线索拱卫...

  • 有关郭沫若的五个流言及真伪

    2019-12-05

    摘要: 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有着重要影响却饱受争议的知识分子。郭沫若需要反思,但很多反思建立在不实之词的基础上。现选择了有关郭沫若的婚恋情况、郭沫若对沈从文的批评、十...

  • 瞿秋白文化领导权阐释逻辑研究

    2019-12-04

    摘 要: 如果将瞿秋白文艺大众化研究的“同情性理解”研究方法向前推进一步,深入分析瞿秋白面临的国际层面、国内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三重压力,可以发现瞿秋白无产阶级文化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