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视角 陈思和 摘 要: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现代转型,“少年”、“青年”作为现代性的特征被反复强调。“青年”象征着对现状的不满足,富有批判...
朱寿桐 [ 内容提要 ] 中国现代文坛有过古典主义的影迹,特别是吴宓等学衡派文人和梁实秋等新月派作家在古典主义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文学批评;但古典主义既未留下创作实绩,也未...
——论穆旦和他的诗 王光明 【内容提要】 与其说穆旦“最好的品质却全然是非中国的”,毋宁说是非古典中国的:非“牧歌的情绪”加“自然风景”的,非单线因果和起承转合的,非...
——顾彬《回顾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给我的启示 严家炎 范劲 先生在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译后记》中说:他怀着很大的好奇心“想知道洋和尚葫芦里有什么药”。我是个...
—— 走进新世纪的考场 白烨 文学在新世纪走过了整整10年。10年的文学之路非比寻常,10年的文学样貌也时移俗易。在我看来,2009年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标志性意义。那么就从20...
温儒敏 摘 要: 近百年来形成的现代文学传统,已经渗透到了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当代文学/文化发展的规范性力量。而当前那些试图颠覆“五四”与新文学的挑战,也迫使...
“打通”和“分界”:回到中国现当代文学 黄万华 摘 要: 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打通”,是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格局深化调整的某种必然。若把中国大陆...
洪子诚 “重返八十年代”是这些年思想文化界和文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在这方面,程光炜和他带领的几位年轻学者做了许多工作。他们通过审视、清理20世纪80年代重要文学事件以及...
黄曼君 内容提要 本文在对经典的含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诞生及延传的历史进程。经典既是实在本体又是关系本体,是那些能产生持久影响的伟大作品,...
谢冕 放声歌唱的年代 这一年对于中国现代史而言非常重要,它是改变历史的一年。当这一年的第一线阳光降临时节,白雪皑皑的淮海战场上,炮弹正在空旷的冰雪原野上空飞驰,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