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韩晗,武汉大学文学院。 创刊于1936年3月5日、由方之中主编、作为“左联”重要刊物之一的《夜莺》月刊,曾在“左联”的历史乃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
内容提要: 以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对鲁迅的分析为出发点,重读《阿Q正传》。可以看到:小说关于“阿Q姓什么”的讨论,构成了“作者”为阿Q“做正传”的起点;关于“...
内容提要: 清末民初的翻译实践大致可分为两种路向,一是意译方式,二是直译方式,前者以严复等封建士大夫为代表,后者以周氏兄弟等精英知识分子为代表。严复等人立足于汉语,...
作者简介: 吕周聚,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肥皂》是鲁迅小说中极为精致的一部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但以往对《肥皂》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四铭形象的探讨分析,得出四铭为...
内容提要: 鲁迅以动为本位的理想人性论,是针对中国传统专制社会发展静态人性,依据中国现代变革和改良国民性的需要提出的。鲁迅不只是从总体上明确了动态精神在理想人性中的...
内容提要: 报纸文体与文学文本在战争背景下交融而成的纪实文学是延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文体的繁荣是媒体、受众以及主流意识形态共同构成的革命战争传播生态下的必然结...
作者简介: 张清祥(1966-),男,河南南阳人,硕士,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内容提要: 鲁迅女性身体叙事的文本,撕裂了遮蔽在女性身体之上种种神秘的帷幕,透过对女性驯顺之...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呐喊·自序》的细读,重新解释了鲁迅文学的动力问题。作者深入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故事及其与其他文本的互文关系,说明鲁迅文学的动力不是从绝望出发,...
内容提要: 1910年代的东北旧体文学,其精神内容的无所作为加速了形式的边缘化,由于失却了时代承担被甩离了社会前进的轨道。旧体文学的文类质素的向新而变一旦停滞不前,那么...
内容提要: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因应新的文化语境和思想生态,中国佛教文学思想与批评也开始了自己的现代转型,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对“不立文字”的猛烈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