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丁玲在《解放日报》文艺栏中女性主体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1942年3月9日发表《三八节有感》;二、《解放日报》文艺栏的办刊思想方针和任务;三、团结作家...
内容提要: “冯梦龙—鸳鸯蝴蝶派—网络类型小说”,是一条从古至今的市民大众“文学链”。冯梦龙所反映的是农业文明下的古代都市生活以及市民意识增强的图景;鸳鸯蝴蝶派作家...
作者简介: 林分份,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内容提要: 本文从辨析一九三○、四○年代周作人对儒家思想的相关言说入手,探讨其儒家论述的独特性与复杂性。周氏以“爱智者”的姿...
内容提要: 本文旨在从跨学科视野出发,就鲁迅《故事新编》中的故事与小说做人类学思考。首先,指出鲁迅看重故事,且看重古代典籍中的老故事,并创造性地将典籍故事放入新编故...
内容提要: “世界人”是鲁迅研究中不被注意的一个概念,而且是鲁迅思想中一个少有的建设性概念。必须将鲁迅“世界人”思想,置于其整个思想体系和当下中国思想文化的历史情境...
内容提要: 鲁迅在20世纪初写有《文化偏至论》《科学史教篇》等文,怀疑科学、物质文明无节制的极大发展,可能会构成对人生的一种“威胁”,他提醒如果片面地追求科学和物质文...
内容提要: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提出的“民国文学”设想,是近年来学术的一大动向,也引发了一些质疑。这恰恰是中国学术迈向成熟的一种正常现象,所以,很有必要以这些争论和质...
内容提要: 上海租界与华界给人截然不同的空间感。两个上海的存在及其毗邻关系,生成了并置、对照的空间结构,空间权力争夺激烈。外侨采取“空间殖民主义”建构上海“异托邦”...
作者简介: 王德威,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及文明系Edward C.Henderson讲座教授。 一、前言 在二十世纪文学发展史上,“中国”这个词作为一个地理空间的坐标,一个政治的实体、一个文...
内容提要: 借鉴“大文学”观念及修史方法,本文以20世纪初叶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为大背景,文史兼容,考论并举,以期更宏阔地展现彼时浙籍文人感时应势、风生龙起的文学与政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