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李广田的《引力》作为一部颇具特色的抗战小说,在国内被长期忽视却又为国外特别是日本文学界所推重,这一现象值得深思。这与该作品虽取材于抗战生活、但与一般意...
【内容提要】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后,解放区逐渐建立了以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心的延安文学体制,所有作家的文学活动都被纳入了以政党意识形态为核心的...
【内容提要】 作为勒白朗笔下的经典形象,亚森罗苹是以福尔摩斯的对手——“盗贼”——的身份出场,一诞生便引起轰动。但文化差异使得中国对亚森罗苹的译介及接受经历了一段漫...
【内容提要】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的地位和贡献都是确定无疑的,不过,它也存在着结构性的问题,即按照是否符合当代性的先进思想来判断现代文学史,这与王瑶当年写《中古文...
【内容提要】 丁玲的《关于〈在医院中〉》是一篇写于延安文艺整风时期,未发表的检讨稿。作为一篇检讨,它从内容到形式都不符合“检讨”这一思想改造方式的要求。其内容主要是...
【内容提要】 鲁迅与周作人是五四时期“人的发现”与“儿童的发现”的代表性人物,他们在儿童教育的看法上有诸多相通之处,但由于二人的思想渊源和个性气质的差异,使得他们在...
【作者简介】 朱崇科,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 一般而言,大家耳熟能详的国民性(劣根性)话语更多呈现在鲁迅的小说(如《阿Q正传》的高度代表性)和杂文书写(如其点点滴滴犀利敏锐的多...
【内容提要】 杨荫榆早年抗拒包办婚姻,毅然离开夫家,走上读书教书之路,取得经济上的独立,并没有如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所言,“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这位转型期社...
【内容提要】 和谐节奏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新月派诗人,他们认为节奏体现的是一种和谐关系,即一种“音节流转和有机整体”的美学效应。在节奏单元建构上,他们追求“等时性”...
【作者简介】 程振兴,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对许广平而言,鲁迅身后的“鲁迅”,是一份被有意背叛的遗嘱,一份被精心保存的遗物,更是一份必须不断重访、需要反复阐释的精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