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谈艺录》:“宋调”一脉的艺术展开论

    2017-10-17

    摘要: 钱锺书《谈艺录》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一部"宋调"一脉的诗歌艺术展开论,全书不但议论"宋调"篇幅最大,而且常以"宋调"的立场讨论问题,这既源于钱锺书的诗学渊源,也与"宋调"重视...

  • 论老舍《茶馆》人物的类型化创造

    2017-10-17

    摘要: 老舍的《茶馆》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但《茶馆》里却创造了众多超现实的类型人物,老舍的类型人物是老舍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归纳,是老舍对生活本质的有力概括,反映了作品...

  • “怪诞”与“着魅”:重探施蛰存的小说世界

    2017-10-17

    作者简介: 李欧梵,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 施先生是上海人,在上海住了很多年,我有幸在他晚年和他成了朋友。我曾经看望他很多次,最后一次施先生跟我说了一句让我终生难忘的话...

  • 晚清民初:鲁迅汉语实践的“四重奏”

    2017-10-17

    摘要: 晚清民初,鲁迅的汉语实践表现为"四重奏"。《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的准白话译述,初步显示鲁迅把握白话的能力,同时也显示出白话与文言、汉语欧化的纠结。听章太炎讲解...

  • 丁玲时期“中央文学研究所”的作家培养实践

    2017-10-17

    内容提要: “中央文学研究所”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创建的第一个当代作家培养机构,这所机构的设立显然是对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直接继承,是在党和政...

  • 兴与象征:新诗象喻理论对中西文学资源的整合

    2017-10-17

    摘要: 新诗象喻理论是现代诗坛在对中国兴诗传统和西方象征诗学有机整合基础上形成的。在"取象"与"契合"、"隐"与"神秘"、"暗示"这些正向对应之处,他们找到了解决新诗直白有余、蕴...

  • 《家》手稿释读——巴金手稿研究系列之一

    2017-10-17

    内容提要: 巴金的小说《家》自出版后作者修改有八次之多,拥有不同的版本,本文从源头入手,对仅存的几页《家》的手稿,结合作者几个重要修改本进行综合考察,追踪作者的写作...

  • “遗产”与“界碑”:《朱自清文集》出版论略

    2017-10-17

    摘要: 1948年8月朱自清逝世后,清华校方决定出版全集以作纪念,并成立了编委会,上海的开明书店也允诺承印全集。但1949年之后编委会成员对政治风向的谨慎把握,朱自清其人其作评价的...

  • 作为《子夜》“左翼”创作视野的黄色工会

    2017-10-17

    内容提要: 《子夜》中工人运动的描绘涉及了长期未获关注的黄色工会问题,其中黄色工会内部国民党改组派的作用尤为重要。茅盾一再改写,并经历了与瞿秋白指导意见的“讨价还价...

  • 对新诗建构与发展问题的思考——《新诗年选(一九一九年)》的现代诗学立场与

    2017-10-17

    摘要: 1922年,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新诗年选(一九一九年)》,被誉为中国现代诗歌年选的开端。其目的是通过"选"与"评",彰显他们的诗学主张与立场,促进新诗建构与继续发展。它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