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郁达夫小说女性身体叙述的思想性论析

    2017-10-17

    摘要: 由于对女性认知的缺少与偏狭,郁达夫小说创作中的女性总是以"身体"的方式出场,完全被化约为男性主体投注色情和欲望的对象,并作为指征主人公社会意识和生存意识的符码。作...

  • “海子传”书写的现状考察——兼及传记史料的问题

    2017-10-17

    基金项目: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诗歌史研究资料选辑”(编号05JJD750.11-44012)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张立群,辽宁大学文学院 早在写于...

  • 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叙述的“十年情结”

    2017-10-17

    作者简介: 方维保,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当代人所写现当代文学史,往往有着固定的叙述模式。在诸多的叙述模式中,就有一个“十年情结”。所谓的“十年情结...

  • “新月书店”考

    2017-10-17

    内容提要: 本文借助新月书店当年出版的期刊书籍、发布的广告启事、同人间的来往信函以及有关的出版史料,对新月书店的历史进行初步的考证分析,试图略为复原“新月”诸人当日...

  • “物恋”与“写作”——再论沈从文的物质文化研究

    2017-10-17

    摘要: 1949年后,沈从文以"物质文化史研究者"身份名世,研究者亦对其物质文化史研究的生发根源、学脉理路、方法影响等诸方面进行研讨。但是,沈从文对"物"的智性乐趣事实上与他对新...

  • 红色文艺光环下的丁玲解读——以钱杏邨、冯雪峰、茅盾的评论为中心

    2017-10-17

    内容提要: 作为一个有独特创作个性的女作家,丁玲自登上文坛伊始,就受到评论界尤其是左翼批评界的关注。钱杏邨、冯雪峰、茅盾等左翼批评家几乎同时发现了丁玲的文学价值,并...

  • 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发轫

    2017-10-17

    【核心提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语言问题,应把精深的学术问题与广博的历史视野相融合,以综合呈现国语运动、语文教学、现代文学三者互动共生、相互勾连的复杂景观,综合考察...

  • 从《藤野先生》的学术场域看日本鲁迅研究的特质

    2017-10-17

    内容提要: 如果把重视史料、求真务实及“人间鲁迅”的深度开掘等归结为日本鲁迅研究的特质,那么中国的鲁迅研究又何尝不是这样?但当我们在中日鲁迅研究的对置中予以观察时,...

  • “以自己的沉没,证明着革命的前行”——“诗人之死”与鲁迅信仰转换中的命

    2017-10-17

    摘要: 叶赛宁、梭波里等俄罗斯诗人死于自杀这一非常态现象,促使信仰转换中的鲁迅对革命文学家的命运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刻意突出和强调革命文学家"死"的前景与结局,使得鲁...

  • 鲁迅影像及他者想象性建构

    2017-10-17

    内容提要: 作为中国现代作家的鲁迅,其身份经历了由晚清子民到民国国民的转变,由此身份转变带来的影像,自然也就打上了深刻的社会烙印。在其具体文本的传播过程中,文学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