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粒诗词的种子。虽然这粒种子不一定适合在都市噪杂的环境与建筑丛林中舒枝展叶,但正如《诗经》所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只要有新的因素注入诗...
一 1998-1999堪称北京的话剧年,舞台上一片繁忙景象。中央实验话剧院推出了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北京人艺推出以契诃夫与贝克特的两部经典改编的《三姐妹·等待戈多》,中国青年...
“剧作就是文学”是一个既显而易见又似是而非,可以意会却又难以说得清楚的话题。但如果不仅仅局限于文学理论常识层面,老在概念上兜圈子,那么围绕着这个话题的议论、争鸣和...
在所有的晚生代作家中,邱华栋无疑是一个有着自己写作特色的作家———他的都市情怀,他的价值关照,都使他与其他一些极端的晚生代作家似乎拉开了距离———即使这只是一个假...
江苏诗歌在中国现当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里曾走出过卞之琳、辛笛、唐祈、杭约赫、闻捷等著名诗人,青年一代诗人更是以生命意识、语言意识作为自觉的追求。进入新世纪以...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新诗体,是著名诗人贺敬之提出来的。全国各地的诗人和专家学者近年来在总结新诗体发展的基础上,紧跟时代,不断探索诗歌发展的新境界。尤其在诗歌创作上,既...
“畅销书”成了一个非常尴尬的词汇,一方面它是对图书市场认可度的肯定,是市场经济下的出版社极力以求的目标;另一方面,它又常常被贴上了“炒作”、“跟风”、“庸俗”、“...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以下简称《1988》)的畅销及其限量版“黄金甲”再一次把韩寒推入戏剧性的中心,成为网络上下舆论的热点。 正如作家田耳所言,这是一个戏剧丛生的...
日前,《深圳商报》刊发题为《深圳和“文学城市”还有距离》的文章,提出“产生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拥有一定数量的文学期刊”、“诞生过并一直生活着伟大的作家”,满足...
《文学报》第二期《新批评》重磅推出的是《“郭敬明现象”四人谈》。“四人谈”对郭敬明的文学创作提出了“全方位”的批评,对郭的作品抄袭、模仿、为何又畅销的奇怪现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