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期的中国,种种文化思潮纷呈,各显异彩;现代作家的信仰追求,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正像鲁迅当年曾经受到过进化论、郭沫若当年曾经受到过泛神论、巴金当...
陈丹青对鲁迅的美术修养褒奖有嘉,在他的眼睛里,鲁迅几近美术界的行家里手。可是,对鲁迅同时代的作家或晚一辈作家的美术眼光不看好,甚至说茅盾、巴金、曹禺、老舍等人不懂...
改组后的《文汇报》无论是版面还是内容都有了明显变化,从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起,《文汇报》发表了一系列社论、专论、旁听记,如《写在政治协商会议开幕之初》、《暴力...
听说教育界又在清退鲁迅——从中学课本里撤出他的作品,有人称之为“鲁迅大撤退”。我听了立即想起了我非常熟悉的两段话,都是有关鲁迅的: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
在谈到老舍与许地山两人的友谊时,老舍之子舒乙曾经深情地说过:“许地山先生和老舍先生是好朋友。在某种程度上,许先生是后者的引路人和示范人。”[1]老舍本人在悼念许地山去...
多少年来,说到巴金,人们首先会想到《激流》三部曲第一部《家》,作品里岩浆喷发似的个性解放激情曾经感动了无数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许多年轻人就是像觉慧那样冲出旧家庭...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的形象已经被固定了主流意义,主流文学史要叙述什么样的意义,巴金理所当然被叙述为什么样的意义。反之亦然。重新读读巴金的《憩园》,比起巴金那些...
对鲁迅稍有了解的人,尤其了解他在书法创作、碑帖鉴赏、版画收藏领域有不凡造诣的人,对《北平笺谱》不会陌生。鲁迅致郑振铎的书信,多次提及《北平笺谱》,述及笺纸知识——...
青岛印象 梁实秋来青岛大学任教颇有戏剧性。1930年夏,国民党政府决定设立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主任是蔡元培(孑民),但实际负责筹备的则是杨振声,并已被教育部内定为校...
《随想录》第1集于1979年12月由三联书店香港分店结集出版,在海外产生热烈反响,伴随内地报刊的不断转载和单行本的刊行,巴金随想在内地的影响也逐渐辐射开来。1986年8月,《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