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第一个把‘乡土’中国社会现代性变革过程中小市民阶层的命运、思想与心理通过文学表现出来并获得了巨大成功”[1]。《离婚》(1933年)便是有关这方面的一个名篇佳作,是老...
虽然老舍一再宣称:“我怕写女人”[1],有评论者也认为:“老舍的题材是穷苦大众,不写女人。”[2]事实并非真的如此。据石兴泽粗略统计:老舍的小说写了450个人物,其中女性有110人;戏剧写...
老舍是中国现代的幽默大师,是现代文坛的“市民诗人”。他不仅以诙谐幽默的小说确立了其作为京派文学的独特风格,而且以其诸多蕴涵深邃艺术精湛的剧作、通俗流畅关注世情的曲...
一 中国人又称为唐人,因为唐代国力强大,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黄金时代。唐代文化发达,诗歌的成就特别高。说到中国文学,必然会提及李白、杜甫这些唐代诗人。《唐诗三百首》数百...
在中国现代的文学史上,老舍小说堪称城市庶民文学高峰。他的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史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老舍的贡献不在于长篇小说的结构方面,而在于其独特的文体风格...
“若从原型批评的视野上看,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以其特有的性象征意义而占据着引人注目的地位。特别是女性人物的鞋,在作品中层出不穷,总是或比或兴地与主人公构成隐喻或换喻...
讨论中国新诗发展时,中国新诗近百年之变与中国诗歌几千年之常的关系是一个关键话题。中国新诗应当中国,应当有民族的身份认同,对民族传统的几千年之常的批判继承就是涉及新...
短篇小说《大悲寺外》,发表于《文艺月刊》4卷1期(1933年7月),收入1934年的短篇小说集《赶集》。老舍曾自述这篇小说的素材来源于“我自己的经验或亲眼看见的人与事”,类似素材来...
纵观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从新文化革命以来中国的文学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直以旧文学占据文坛的局面在瞬间变成了新文学为主导的格局。由于中国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
作为20世纪中国文坛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老舍的文学活动开始于以五四为起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新与旧、光明与黑暗交锋的大背景下,老舍把自己的注意力牢牢盯在那些普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