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试论梅娘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2017-10-29

    与上海的张爱玲并享“南玲北梅”美誉的梅娘是东北沦陷区的一位重要女作家,她的小说创作紧紧围绕女性意识、女权主义等女性主题展开,在论述这些女性主题的同时她在小说中成功...

  • 论沈从文边缘性的文学立场

    2017-10-29

    沈从文深受五四启蒙思想的影响,从改造社会和国民的向度上理解并确立文学的价值和意义。面对传统的惰性和革命的干预,他极力反对文学的商业化和政治化,以极大的勇气打破占主...

  •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中的丰子恺

    2017-10-29

    丰子恺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他多才多艺,既是散文家、艺术教育家、漫画家,还是木版画、书籍装帧的先行者;他亦僧亦俗,早年曾师从李叔同学画,并深受其佛学思...

  • 明月不归沉碧海 探析郁达夫小说中的“蹈水”情结

    2017-10-29

    死亡是笼罩生命永恒的魅影,也成为文学中幽深而纷繁的意象,承载着人类对生命的终极思考。作为一位在“生命的悲哀海”里低吟浅唱的歌者,郁达夫深切地关注着人生永恒的苦难,...

  • 郑振铎:适时退场

    2017-10-29

    现在大部分书,和大部分恋爱一样,速成也速朽,让人脑子里来不及建立什么,就被更新的东西置换掉了。还得说以前的一些书,让人觉着铭心刻骨。 记得最早正经读书,一上来读的居...

  • 萧红作品中的生命意识

    2017-10-29

    1934年的夏天,23岁的女作家萧红完成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生死场》,《生死场》共有17节。第一节“麦场”至第十节“十年”,写的是东北贫民的生活,第十一节“年盘转动了”至...

  • 如何看待鲁迅涉及到中国现代文学价值取向问题

    2017-10-29

    郁达夫《怀鲁迅》:“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时下,有人看不懂鲁迅的...

  • 蘩漪新论

    2017-10-29

    剧作《雷雨》1934年发表,1935年被搬上舞台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周蘩漪这个艺术形象就受到评论界与读者异乎寻常的青睐。对于这个女人更是给足了赞美之辞:她是“一朵艳丽的火花...

  • 渗透苍凉与真实的倾城之恋 评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2017-10-29

    初看《倾城之恋》这个题目,立即激发了我的期待视界,“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能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借此,我展开了关于倾城之恋的历史记忆,间或交织着史书的...

  • 沈从文:一本耐人寻味的书

    2017-10-29

    我不曾见过沈从文先生,因做文物工作,便淘换了先生《花花朵朵坛坛罐罐》这本书。而知道先生,是由于我平时写作与阅读中,很喜爱汪曾祺先生的作品,汪先生在作品里每每提及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