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诗人臧克家的体验与感悟

    2017-10-29

    99岁的高龄诗翁臧克家,是新诗发展的重要见证人。他对诗歌文体的探索过程,有助于加深对新诗的理解。旧诗重视语音,新诗重视语义。新诗深受现代汉语影响,所以易学而难工,便...

  •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问题的三点思考

    2017-10-29

    一、学术研究的文学史与学科专业的文学史 自1976年“文革”结束以来的30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立和大发展的30年。中国现当代文学不仅成为高等学校文科教学中最热门的专业之...

  • 郭沫若:多维性与创造性的宗教文化情态

    2017-10-29

    关键词: 郭沫若;多维性;创造性;宗教文化 摘 要: 郭沫若不仅在本质上是一个充满浪漫激情的诗人,他还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开放性思维的创造者,这就决定了他对宗教文化的理解也是开放性...

  • “重写”中国现代文学史所面临的困境

    2017-10-29

    自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重写文学史”的口号后,对如何重写文学史的讨论及文学史写作本身的推陈出新遂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重写”的文学史不断出版,文学史编纂学、文学...

  • 臧克家的诗歌美学思想

    2017-10-29

    “我嚼着苦汁营生/像一条巴豆的虫/把个心提在半空/连呼吸都觉得沉重。”(《烙印》) “我也有一串生命的歌/我想唱,像你一样/但是,我的喉头上锁着链子/我的嗓子在痛苦地发痒。”...

  • 张爱玲与汪曾祺的眼光

    2017-10-29

    小说家要是谈文学,总有些批评家难见的细节,那是过于敏感的缘故,还是别的什么,就不好说了。张爱玲离开大陆后,对故土的文学评价不多,大概是道不同者众的原因。熟悉张爱玲...

  • 中国左翼文学意识形态观念的肯定性用法与政治坐标

    2017-10-29

    理想的观念形态总是与现实形态存在巨大差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更是反复强调现实形态和观念形态之间存在差别的历史必然性。检测理想的观念形态与现实形态存在的巨大差异,检测...

  • 文学馆里的臧克家文物

    2017-10-29

    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近70万件馆藏品的文学宝库里,有1千多件与臧克家密切相关,它们大多是臧老和家人以及其他作家无偿捐献的,也有一些是杂志社出版社的赠与。这些珍贵的文物文献...

  • 欲望的政治化和政治的欲望化 ——论“十七年”战争小说中战争语法与情爱语

    2017-10-29

    叙事在通俗的意义上讲就是把在现实生活和想象生活中所发生的散乱的事情,用话语组织成具有逻辑联系的故事情节的过程;而叙事结构其实就是原初材料进入话语的途径,即它们以何...

  • 诗格

    2017-10-29

    胡风周围曾有一批热情的诗人,人称“七月诗派”。二十年前读阿珑、绿原、牛汉等人的诗,不能忘记的是这个流派人的真诚。他们好的诗句,现在还偶被人所吟诵,研究者从那里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