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是以小说家的姿态登上文坛的。20年代中后期以多部长篇小说创作奠定了他的文学史地位,30年代又以大量的长中短篇作品创造了小说的艺术高峰,40年代更以史诗式的巨著丰富了中...
林贤治先生的《巴金的道路》(载《文艺争鸣》2001年第3期)对巴金精神局限的分析有不少精采中肯处,但是,文章的总体批评方式却使人感到一种强烈的先验色彩:作者在品评巴金时,并...
老舍先生是现代作家中具有独特特色的一位,同时也是被忽视的一位。直到今天我们也未能够对老舍的艺术与思想成就进行充分的评价。但是所有的这些并不能掩饰先生的光辉。他无论...
一、民族出身和文化定位 公元1899年2月3日,老舍出生于北京小羊圈胡同内一个贫苦的旗人家庭,老舍父亲隶属于满洲八旗中的正红旗,而母亲则隶属于正黄旗。 老舍的这个出身暗含着...
一、祁家三兄弟人物形象的文化传统 (一)瑞宣:儒家文化语境下忠孝传统的延续 祁瑞宣作为“四世同堂”的长孙,他的形象是传统中国“长子情结”的寓言,他的命运中影射着小羊圈胡...
提及老舍的戏剧创作所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人们马上会想到老舍是以一个成熟的小说家身份改写戏剧的。作为一种“前结构”,小说思维确实对其戏剧创作产生影响。然而,很少有人...
老舍的一生,是悲剧性的;相比较而言,他留给人们的普遍印象,最突出的莫过于“幽默”、“温厚”、“宽容”这些方面。而在家人和至交中间,老舍的“严肃”、“沉默”的形容举...
老舍在一生的文学生涯中,除去创作了许多驰名中外的作品外,还曾经主编或参与编辑过许多刊物,这也是老舍从事文学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因而同样有必要加以认真研究。 然而...
我国著名的艺术大师老舍先生的中篇《月牙儿》,以高悬于空中的月牙儿为主旋律,通过主人公对它的不同感受,谱写了一曲天上人间哀怨的悲歌。其情之感人,艺术技巧之精湛都令人...
20世纪60年代,以联邦德国美学家姚斯的《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一文作为标志,宣告了文艺批评的新方法与新观念即接受美学的诞生,从此“作家、作品、读者”的新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