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文化翻译的伦理:庞德与本雅明(英文)

    2017-10-17

    【摘要】 瓦尔特·本雅明认为,翻译服务于建立语言之间隐秘的互利关系的宏伟目标。在本雅明看来,理想的翻译应该是透明的,能够以直译的方式更充分地彰显原作的光芒,而当直译变得僵...

  • 2014年少数民族文学:文学精神的延续与拓展

    2017-10-17

    2014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放射耀眼光芒,作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新人辈出,尤其是业已选编完成的55个少数民族的《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集中展示了新时期...

  • 格拉宁的散文步态

    2017-10-17

    汪曾祺先生曾有一个说法:如果一个国家的散文不发达,就很难说这个国家的文学是发达的。 不能不说,俄罗斯是一个“散文大国”。 一代代俄罗斯诗人、作家、思想家、政论家、传...

  • 当代文学批评研究范式的新拓展

    2017-10-17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都市文学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飞速发展而兴盛发达,与之颉颃前行的是都市文学批评的发展和成熟,呈现出两种城市文学研究范式:再现论的城市文学研...

  • 畲族文学:聚成一团火

    2017-10-17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定的区域是滋润文学的天然温床。作为南方山地少数民族,畲族主要分布在闽、浙、赣、粤、皖、黔、湘、鄂8个省区的深山密林中,人口约70万,其中以闽浙为最...

  • 新诗格律与现代汉语关系的探索

    2017-10-17

    张桃洲教授的《声音的意味》一书于2014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著以新颖的诗歌观念、较为详备的诗作史料,从“发展论”“实践论”“范畴论”三方面对“五四”以来的中国新诗...

  • 揣摩不尽的“福乐智慧”

    2017-10-17

    历史有时喜欢同我们玩一下捉迷藏,把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文化创造暂时隐匿起来,使我们不自觉地处于晦暗之中,然而一旦我们发现了这些伟大的创造成果,就会感到我们再也离不开...

  • 以文学见证经济科技发展

    2017-10-17

    中国作协组织作家下基层 以文学见证经济科技发展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学界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中国作协通过主题采风、定点深入生活、到基层挂职锻炼等方式组织作家...

  • 《尧典》的写制年代

    2017-10-17

    【内容提要】 考证《尚书·尧典》的写制年代,可采取三种办法:其一,将《尧典》与可信为西周中期的文献《尚书·吕刑》对读;其二,与可确知为西周中期的一些金文篇章如《史墙...

  • 增强民族题材文学的文化认同

    2017-10-17

    从20个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西方现代文化的大举进入,传统文化面临着精神和道德等方面的危机,面对这样的一种困境,一部分汉族作家开始关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期望在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