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谁也不能否认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地位。汪曾祺的散文和短小说,在当代文坛,可以说还没有几人超过。当代作家应不应当学习汪曾祺。我认为应当。那么,当代作家应当学习...
《伤逝》作为鲁迅唯一的一部爱情小说,通篇弥漫着一种凄美、苍凉的悲剧气息,会馆的破屋是寂静空虚的,窗外是半枯的槐树和老紫藤,整体的场景就在落叶纷纷的深处,意境在悠深...
“雪花想下又不想下,/犹犹豫豫。/你们商量商量,/自己拿个主意。/对面人家的屋顶白了。/雪花拿定了主意:下。” 初读这首《下雪》,你会相信,这诗出自当代一位擅长散文...
在40年代崛起于诗坛的七月诗派,突破传统现实主义的框架,探寻自己的艺术思维模式,建构起自己的诗歌艺术世界。在追求诗的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上,七月诗派具有基本...
2000年5月23日下午,“百年中国文学”学术座谈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举行。这次座谈会是现代文学馆新馆开馆庆典活动的一部分。这是一次小型的学术座谈会,在京的部分高校和部分...
提起汪曾祺,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受戒》、《大淖记事》等别具一格的小说,谈美食、道风情、忆故人的散文,峻拔脱俗的画作。其实,他还有少为人知的另一种角色——诗人。 汪曾...
能在文学和书画两块田地里经营,且自成一家的并不多,汪曾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汪曾祺:文与画》(山东画报出版社)展示了作为书画家的汪曾祺,看他的书画,读他的文章,文...
我的大伯臧克家辞世已经六周年了。 大伯是非常谦和朴素、富有感情的长者。我曾与他多次见面,感受最深的是1987年夏天,我到北京出差。临行前,父亲嘱咐我,去北京一定代全家去...
今年3月5日,是汪曾祺先生诞辰90周年,在这样的时刻,让人感到遥远又短暂。遥远的是汪曾祺的文学韵味好像已经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百年,已经经典化地活在文学和文学史中。短暂的...
看到汪曾祺的小说《八月骄阳》,直接写到老舍的形象:“这工夫,园门口进来一个人。六十七八岁,戴着眼镜,一身干干净净的藏青制服,礼服呢千层底布鞋,拄着一根角把棕竹手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