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现代诗人艾青百年冥寿。诗人艾青走过了八十六年的人生,跨越影响中国现代诗歌与文学的多个重大历史阶段:沐浴于异域文化的留学时期,左翼的上世纪30年代,狼烟四起的...
钱钟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在文学、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成就显著。有外国记者曾说:“来到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
汪曾祺去世已经十多年了。 汪曾祺去世前,梦见了他的老师沈从文。“沈先生还是那样,瘦瘦的,穿一件灰色的长衫,走路很快,匆匆忙忙的,挟着一摞书,神情温和而执着。”汪曾祺...
作为一位作家,在二三十年代乃至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坛,沈从文无疑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份独特的存在。在小学都没有毕业的知识积累与文化修养背景下,他以自己那一份极为独特而丰...
一 1937年7月7日抗战爆发以后,艾青“满怀热情地从中国东部到中部,从中部到北部,从北部到南部,从南部到西北部——延安”,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目睹了祖国人民的苦难和抗争。...
陈建军先生编著的《废名年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以其史料翔实丰富和考订严谨,为研究者和读者了解废名提供了方便。该著本着“详尽细致”的原则,将“废名的生平...
沈从文深受五四启蒙思想的影响,从改造社会和国民的向度上理解并确立文学的价值和意义。面对传统的惰性和革命的干预,他极力反对文学的商业化和政治化,以极大的勇气打破占主...
前几天,岳南先生来到我的寓所,携来《陈寅恪与傅斯年》书稿,嘱我看后提些意见。我虽是98岁的老人,精力不济,但面对这部撰述陈、傅两位恩师,并插有堂兄何思源青年时代与陈...
汪曾祺先生去世已有多年,文学界的朋友还是经常说起他,多半是在闲聊、茶室、酒桌等私人聚会的场合。这种时候,自然会说些文坛上的事,不知怎么的,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汪曾祺,...
郁达夫一如水畔顾影自怜的Narcissus,在自我世界里自伤自悼,他的小说致力于“描写内心的纷争苦闷”,再现了转型境遇中知识分子深入骨髓的末日哀愁。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论,一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