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奠定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文化密码 ———以鲁迅小说《头发的故事》为例

    2017-10-29

    1920年9月,五四运动才过了一年多,鲁迅坐在北京八道湾的寓所书房里,给中国人讲了一个《头发的故事》(以下简称《头》)。故事讲完了,听众反映平平,时代对鲁迅意味深长的话语以...

  • 我们为什么纪念殷夫

    2017-10-29

    今年是“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殷夫诞辰百年,诚如鲁迅先生所预言的那样:“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是的,我们没有忘却!我们还在说起他们,纪念他们!因为,...

  • 两个“现代”─—论中国儿童文学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2017-10-29

    在中国儿童文学史研究中,中国儿童文学“古已有之”,是一个被普遍认可的观点,但是,这一观点却实在是对儿童文学的本质,对儿童文学的生成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之间的逻辑关系...

  • 萧乾:如何尽显生命奇迹

    2017-10-29

    萧乾先生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是京派作家,也是名记者,做过很多年的报刊编辑,这给他留下几个性格和教养上的特点。一个是意义非凡的文化教养和境界。他以境界行走天下,一生...

  • 对一位戏曲史家的永远怀念——周贻白老师遗事拾零

    2017-10-29

    著名戏曲史学家周贻白老师是1977年不幸病逝的。我获悉这一消息则是1982年在山西太原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省文化厅联合召开的梆子声腔讨论会上,当时遇到了周贻白老师的二公子——...

  • 重新发现殷夫

    2017-10-29

    今年是诗人殷夫诞辰100周年、牺牲79周年。殷夫以22岁的短暂青春,投入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成为“红色诗人”,这种强烈的信念感和慷慨赴死的勇气,在今天具有了别一样的意义。我...

  • 现代文学时代意义的理性探索

    2017-10-29

    李继凯博士的《全人视境中的关照——鲁迅与茅盾比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对两位大师进行了“全人比较研究”,开拓了现代文学研究的新境界。 全人比较研...

  • 殷夫的三条生命——为殷夫百年诞辰而作

    2017-10-29

    1910年6月11日,诗人殷夫出生于浙江象山。1931年2月7日夜,殷夫被国民党秘密杀害。去世时尚不足21周岁。一个生命的钟摆停在了20岁的轨道里,一颗心停在了深夜里。这是一位革命者,...

  • 痛苦的拷问——郭沫若的恋子情结

    2017-10-29

    1960年11月18日,郭沫若在给他的忘年交陈明远的信中说: “……须知现在的许多想法,并不一定都正确,将来可能还要改变。特别在哲学方面的文字,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反复修...

  • 对峙的意义:学衡派与新青年派文化论争再回眸

    2017-10-29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文化的前行始终绕不开中与西、旧与新的矛盾。到新文化运动时期,关于中国文化发展路径的争鸣更是趋于白热化。 在学衡派看来,没有传统之“来龙”,就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