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抗日烽火中访问中国的西方作家

    2017-10-29

    中国的抗日战争导致了一场作家运动。许多著名的中国作家,如熊式一离开中国远赴欧洲,为争取欧洲人对中国的支援而作战。西方作家则进行了方向相反的旅程,他们被战争吸引访问...

  • 丁玲研究的再度超越 ——读彭漱芬著《丁玲与湖湘文化》

    2017-10-29

    十年前,彭先生所著《丁玲小说的嬗变》一书从社会学、政治学、美学和个性心理等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去探讨丁玲创作个性的形成以及对其整个小说创作的作用和影响,在很多...

  • 陪都文学与“重庆形象”变迁

    2017-10-29

    从区域文学发生的角度来看,重庆文学是具有人文地理空间边际的地方文学;而从区域文学出现的角度来看,重庆文学又是拥有行政区划时间限定的地域文学。[1] 这无疑就意味着,重庆...

  • 抗日战争题材作品的主调变奏

    2017-10-29

    六十多年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作家们创作了大量的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基于对这场战争和战争中的“人”的认识的不断深化,这类作品中的抗战主调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奏。...

  • 开拓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新境界 ——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

    2017-10-29

    中国文学是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发生、变化、发展着的,进而构成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中国文化,从根本上来说,则是由儒、道、佛三家构成。其中佛学虽然传自异邦,进入中...

  • 论抗战报告文学的新启蒙内涵

    2017-10-29

    在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学发展过程中,由近代梁启超“新民德”、“启民智”的“新民”主张,到五四时期鲁迅唤醒国民的呐喊,都贯穿着启蒙的文学母题。抗日战争的爆发,将中华民族...

  • 论散文题材的现代性

    2017-10-29

    一 文学界、学术界对散文题材纪实性问题尚存在着种种分歧,概括起来有如下三种: 第一种认为,散文只能写真人真事,“绝对不能有虚构”。过去,周立波、唐、秦牧等持这种观点...

  • 论周立波对古典小说艺术传统的继承

    2017-10-29

    周立波是我国现当代小说史上不可多得的大家之一。他的小说以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突出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小说创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固然很...

  • 抗战文学的历史地位与现实启示

    2017-10-29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抗日战争,是近现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漫长战斗历程中的一个最为重要也最为壮丽的阶段,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反抗外国侵略第一次取...

  • 悲歌慷慨逾百年

    2017-10-29

    在“五四运动”9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解放军红叶诗社编纂了《百年抗争诗词选萃》一书。我作为一名历经百年沧桑的老战士,深深感到此书的编辑出版十分有益,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