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剧作:文学的一个“大关目”

    2017-10-30

    苏叔阳先生针对当前一个时期我国文学艺术界流行的一些模糊的观念和创作实践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所作的《剧作是文学》(《文艺报》5月14日)一文发表以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苏先生...

  • 讽刺·歌颂·教育 东方喜剧展的联想

    2017-10-30

    焦晃近年来是银屏上的“皇帝专业户”,而了解他的稍为年长的同行和观众还记得他二十多年前主演了莎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和马中骏的《红房间,白房间,黑房间》等剧目,...

  • 重构新世纪红色文化的成功个案 ——论《红灯记》改编剧的美学理念和艺术功

    2017-10-30

    一、新世纪《红灯记》改编剧的历史背景 新时期以来,作为“文革”产物的样板戏蒙上了历史的尘埃。在剥离样板戏超越于艺术之上的政治光环同时,样板戏自身艺术之光也被遮蔽了。...

  • 出名家 推名作——曲艺走向市场与契合媒体的关键

    2017-10-30

    曲艺和其它任何艺术形式一样,之所以能够最终形成并且生存和发展下来,都是由于它的“有用性”。这种“有用性”,其实就是其社会功能和独特价值的体现。愉悦人的心灵,涵养人...

  • 现实主义戏剧的强大感召力——评话剧《海棠胡同》

    2017-10-30

    古朴典雅的萧家大院、香色怡人的西府海棠、瞬息万变的城市生活,在传统文明与现代景观并置的舞台上,一部反映底层百姓拆迁命运和现实境遇的话剧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便是《海棠...

  • 《红灯记》:一部成功的经典改编剧

    2017-10-30

    改编“红色经典”,对于目前的电视剧创作而言,是一件难度非常大的事情。一部成功的新编红色故事,必须对原有的经典有所创新,又不能完全丢弃经典的核心意义,既要符合观众对...

  • 敬畏经典——写在《日出》重排之际

    2017-10-30

    在我排过的60多部作品中,《日出》是惟一一部排过4次的戏。好的作品可以用任何形式来解读:我曾经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手法呈现《日出》;这次在纪念曹禺诞辰100周年之际复排,...

  • 悲剧意识的建构与解构———话剧《立秋》审美批判

    2017-10-30

    以荣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05-2006)”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07)”为显性标识,话剧《立秋》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该剧表现了以丰德票号为代表的晋商由盛而衰的历史命运...

  • 舞台艺术形式的新探索——观大型山西说唱剧《解放》

    2017-10-30

    精美绝伦的舞蹈、高亢悲怆的民歌、清丽婉转的戏曲、流畅上口的评书——由张继钢编剧、导演的大型山西说唱剧《解放》,在剧中自然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展现深厚浓郁的地域文化特...

  • 求雅还是求众

    2017-10-30

    伴随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大热,昆曲界也有了昆曲《红楼》选秀。消息一出,即引发热议。作为我国第一个被评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剧种,昆曲到底应如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