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家”的宗教意义 巴金的《家》,是20世纪中国销量最高的小说之一。1931—1932年在《时报》连载时题名为《激流》,读者反应并不强烈,还差点被报社“腰斩”。但1933年开明书店出...
一 “中国最完整的现代小说流派”? 1930年春上海文化圈发生了几件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新闻报》开始连载《啼笑因缘》,《小说月报》发表沈从文的《丈夫》,水沫书店出...
一 第一人称的反面人物 巴金主张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同时代作家吴组缃(1908—1994),也写穷人被富人压榨,百姓被官府欺负,却非常讲究技巧。吴组缃被称为30年代左翼社会分析派...
一 六次文艺论争 “五四”新文学的第二个十年(1927—1936),据李欧梵在《剑桥中国史》里的整理 [1] ,至少发生过六次文艺论争,需要极简回顾。 第一次是太阳社和后期的创造社批判...
直到1933年1月开明书店出版的茅盾(1896—1981)的《子夜》,“五四”新文学才在长篇小说领域接近或超越晚清。同样以文学实现社会学使命,《官场现形记》是无心插柳,《子夜》是有...
鲁迅作品很多,《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年版)就有 18 卷,750 多万字,一般读者没有必要全部都读。那么精选一种精粹的简本,可以满足大多数读者的需求。翻开书,首先...
一 最有代表性的20世纪中国作家 假如一定要选一位作家,来概括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面貌和历史,我会首选丁玲(1904—1986)。 因为20世纪中国文学有三个关键时期,一是“五四”浪...
一 《倪焕之》人物写法 文学研究会是20年代最主要的文学团体,叶圣陶(1894—1988,本名叶绍钧)是文学研究会最资深的作家,《倪焕之》是叶圣陶的代表作。《倪焕之》不仅是新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