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刘运峰:从孙犁手迹看其晚年生活与心态

    2017-11-10

    二〇一五年五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孙犁的《书衣文录》(手迹)(以下简称 “手迹本 ”)。尽管《书衣文录》已经有了山东画报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两个版本,但这个 “手...

  • 洪子诚 李浴洋 李静:重审当代文学中的“制度”与“人”

    2017-11-10

    历史是有血有肉、有欢笑也有眼泪的 洪老师,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不久之前的2017年3月11日,北京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刚刚召开了“洪子诚《材料与注释》研讨会”。这...

  • 陈平原:鹦鹉救火与铸剑复仇——胡适与鲁迅的济世情怀

    2017-11-10

    摘要:胡适和鲁迅以其鲜明的特点分别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的两翼。他们所传述和改写的鹦鹉救火和铸剑复仇这两个古老的故事,非常形象地传达出了建设者和革命者两种情怀的...

  • 解玺璋:小说这个东西——读毕飞宇《小说课》以后

    2017-11-10

    毕飞宇解读小说经典的作品,先前在报刊上是读过几篇的。这次读他的《小说课》,有了更多的体会。毕飞宇是小说家,他的小说很有些不同凡响之处,特别是小说叙事,很讲究。如果...

  • 解玺璋:穿行在历史与文学的丛林里——读小说《华服传奇》

    2017-11-10

    读小说《华服传奇》,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主人公成子的人生经历,几乎涵盖了清末民初至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间数十年的历史。在历史发展的每个转折关头,我们都能看到成子的身影...

  • 欧阳健:当代红学《录鬼簿》——谈《红潭犀照录》的人名索引

    2017-11-10

    张义春先生的《红学那些人》2010年9月由东方出版社出版,我曾经写了一篇《红学录鬼簿》,登在2011年8月18日《社会科学报》第1276期,后又收进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7月出版的《红楼诠辨...

  • 黄朴民:存在,就是最大的意义

    2017-11-10

    华朵朵的长篇小说《路过的风景》付梓在即,令人高兴。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非常有幸地成为了这部洋溢着青春气息,流淌着人性温馨的成长启示录的最早读者之一。尽管我的专业是...

  • 张新颖:沈从文后半生走过的路

    2017-11-10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十七日,博物馆召开老、弱、病职工下干校动员会,十八日决定十八人限月底离京,去咸宁。 沈从文的临时栖身之处叫452高地。离452高地约五六里外,是干校的“向阳...

  • 陈徒手:汪曾祺的文革十年

    2017-11-10

    一九六○年初秋,在张家口农科所劳动两年的汪曾祺摘掉了右派帽子,单位作了如下鉴定意见:“(汪)有决心放弃反动立场,自觉向人民低头认罪,思想上基本解决问题,表现心服口服...

  • 李晨:张承志与伊斯兰世界的心灵史

    2017-11-10

    当我们试图了解并探讨中国的伊斯兰文明形态及相关的西北边疆问题时,张承志堪称一位能够提供强有力的参照与思想资源的现时代作家;然而,他同时是文坛上极其另类的、兼具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