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之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由于李清照生平资料罕见,其作品反而促成了其形象的形成。李清照本人促成了这个形象,但是最终的复杂与夸大版本,却是在历史的长河中,...
做好互联网时代的文艺评论,首先要读懂这个网络时代,在此基础上不断继承和创新文艺理论,创造出符合时代特点的新的文艺评论形式 “互联网+文艺”的深度融合,催生了一大批新...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文化快餐化、娱乐化等现象突出。随之而来的忽视文学经典阅读的现象引起大家深入反思,而文学经典的影视剧改编无疑是让经典走进大众生活、重新焕发活力...
“《文选》学”发端于萧该,至曹宪正式建立,其后有许淹、李善、公孙罗、陆善经、五臣等,各有著作,而以李善为集大成者。李善《文选注》继承了前代经典注释的传统并开拓创新...
黄燎宇,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语言文学系主任,从事德语文学研究30多年。翻译过托马斯·曼、马丁·瓦尔泽、斯文·雷根纳、阿诺尔德·豪泽尔等人的著作和小说,其译作《雷曼先生...
从鲁迅研究早期开始,人们更多关注的往往是其文学成就,是其创作中所呈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的深刻性和建构现代中国文化的远见卓识,例如其概括的“精神胜利法”和“立人”...
俄国是一个文学的国度,更是一个长篇小说的国度,从普希金的《大尉的女儿》、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和果戈理的《死魂灵》起,到屠格涅夫的《贵族之家》和《父与子》、陀思妥...
迄今为止,关于里下河文学流派的研究文章上百篇,但是关于里下河文学流派的核心审美特质,研究者虽有阐释但尚未达成定论。很显然,一个流派如果没有对自身的审美特质形成共识...
金代中后期诗坛上,出现了以赵秉文、杨云翼为首的倾向于“师古”的一派与以李纯甫、雷希颜为首的倾向于“师心”的一派之间的论争。这场论争在当时的文坛影响很大,也是金代诗...
文学批评如何连接读者和作者,如何唤起读者心中文学艺术有所触动却难以言说的部分,以及助使文学参与现实和精神的建构;院墙之外,媒体牵引之外,文学批评者如何找到更具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