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杨绛,曾是钱钟书的“灶下婢”,长久以来人们忽略了她的丰瞻华采。与“钱学”日益壮大之势相比,对杨绛的研究评述要冷清得多。 尽管杨绛的创作量并不丰,但她显然是一...
传记文学的写作无疑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对于自己所涉及的全部事件和人物,必须都采取客观和公允的态度,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如果不是这样去操作,而在对立的双方中间,...
【内容提要】20世纪的社会和家庭变革强调了青年男女的婚姻自由以及建立小家庭的诉求,因此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话语突出了儿女与父亲的冲突,创造了诸多“反叛女儿”的形象,但是...
前 言 在一个低气压的时代,水土特别不相宜的地方,谁也不存什么幻想,期待文艺园地里有奇花异卉探出头来。然而天下比较重要一些的事故,往往在你冷不防的时候出现。史家或社...
【内容提要】20世纪30年代初期,丁玲个性气质中混杂着浓郁的革命/小资的暧昧明星气息使其既能麻痹敌人,亦能吸引左联当时力求争取的两类都市受众——青年学生与市民阶层。因此...
1997年第2期《读书》杂志上, 发表了王蒙同志的《我心目中的丁玲》一文。接着,又有一些同志就此提出不同看法,撰文参加争鸣。现将有关观点摘录综述如下: 王蒙的《我心目中的丁...
【内容提要】对新时期丁玲研究的现状作了全面的评述,侧重对研究中的分歧与争鸣作深入探讨,指出学术界应站在历史和现实的交点上研究丁玲创作的艺术个性、创作成败及其在新文...
【提要】丁玲早期的精神气质和思想情感状态,使她在诸多外来因素中最易与现代主义发生共鸣,并在创作中体现了反叛、孤独和荒诞感等现代主义特征,从而表现了疏离传统价值秩序...
这是一个危险的题目,因为丁玲是国内外如此声名赫赫如此重要的一位当代作家,因为她的一生是如此政治化,她面对过和至今(死后)仍须面对的问题是如此尖锐,因为她与文坛的那...
去年夏天,在整理陈明同志收存的一批旧物中,发现了一叠暗旧的落满灰尘的稿纸,纸张粗糙,呈深棕色,那是当年延安著名的马兰纸,纸上是丁玲的笔迹,用铅笔写成。稿纸16开,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