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花夕拾》中 “父亲”、“母亲”的形象 今年是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发表九十周年,重读鲁迅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关于鲁迅现实生活中“父亲”、“母亲”的散文作...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
夏志清曾经将30年代两个长篇小说家老舍和茅盾做过一番对照: 茅盾的文章,用字华丽铺陈;老舍则往往能写出纯粹北平方言……老舍代表北方和个人主义,个性直截了当,富幽默感;...
一 鲁迅:“她会给你们以坚强和挣扎的力气” 萧红写的乡村和别人不同,她好像只是拿来了原材料,似乎并没有加工,拖着泥、连着水、伴着血。《生死场》写于1934年,前半部分193...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而济南既有山又有水,“山水之胜,不亚于江南”。 济南最有名的山当属千佛山。为什么叫千佛山呢?那是因为“山中最具规模的丛林为千佛寺,始建于...
我们知道,清末民初,翻译家林纾用文言翻译了一大批西方小说,成为那时许多中国人了解西方文学的启蒙读物。其中有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在翻译时,译者并没有完全忠实于原文...
1923年,闻一多为郭沫若诗集《女神》写过两篇评论文章,分别题为《〈女神〉之时代精神》和《〈女神〉之地方色彩》。前者高度肯定郭沫若及《女神》的“新”。他说:“若讲新诗,...
摘要:罗伯特·白英旅华期间与中国知识阶层,特别是西南联大师生交往密切。在白英的跨文化叙事中,闻一多是“伟大的学者”“最受欢迎的教授”“觉醒的中国”的探索者。白英通...
摘要:自新诗诞生伊始,“时空”便是新诗人热衷思考并长于涉猎的话题之一。透过当代新诗审视时间与空间的辩证关系时,“昼夜”之辨无疑是其中一个饶富趣味性的话题。由“昼夜...
一 作家兼报人 张恨水的《啼笑因缘》于1930年3月到11月在上海《新闻报》连载,1931年12月由上海三友书社出版单行本。从30年代起,《啼笑因缘》不断地被改编成各种电影及电视剧。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