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对于女作家丁玲在百年中国小说史上的重要性虽无人怀疑,但究竟如何来具体地评估 其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仍见智见仁。本文从边缘诗学的视野出发,以文本/个案分析的...
内容提要:小说《白鹿原》因为对上世纪8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两大主题“去革命化”与“再传统化”的集中表达而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而电影《白鹿原》则在“后80年代”,以一...
内容提要:作为特定历史语境的产物,《沉重的翅膀》、《白鹿原》两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修订版”的生成,同时包含了政治性修订与非政治性修订两个层面,需要从“外部研究”和“...
【内容提要】丁玲文学以其丰硕的创作成果,鲜明的艺术特色早为世界瞩目。丁玲作品最早被译成外文的是《某夜》(美伊罗生译/1932)。至1982年日本出版《丁玲的回顾》(中岛碧译...
内容提要:1990年代以来活跃在性叙述行列中的作家,除了钟情于都市生活的青年作家,还有贾平凹、陈忠实等执着于乡土写作的中年作家。贾平凹为那些深陷在消费文化“废都”里、而...
丁玲(1904—1986)是第一个到延安的文人,也是最典型的延安文人。 1936年11月中旬的一个晚上,在保安的一间大窑洞里,马灯昏暗,气氛热烈。中共中央领导人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
一、从《静静的顿河》开始喜欢欧美小说 平生阅读的第一部翻译长篇小说,是《静静的顿河》。尽管时过四十多年,我仍然确信这个记忆不会有差错,人对自己生命历程中那些第一次的...
误会 80年代中期,中国三S研究会理事、 陕西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安危,在整理埃德加斯诺的前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保存的资料中,发现了1933年年初,斯诺采访鲁迅的手稿。 斯诺问...
摘要 本文论述了丁玲所塑造的自辛亥革命前后至七十年代的各个历史阶段的女性形象特征,展示了二十世纪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轨迹。 关键词 女性形象 曼贞 丽嘉 陆萍 杜晚香 妇女解...
【内容提要】1931年,当“革命意识”成为丁玲最自觉的显意识时,她对“个性思想”却仍然有所持守。这造成了其思想结构中“革命意识”与“个性思想”的“二元并置”,并引发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