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张高领:在成功与失败之间:《白鹿原》之于陈忠实的意义

    2017-11-10

    《白鹿原》被陈忠实视为“垫棺作枕”之作,历经六年呕心沥血而成。然而,在1991年末,面对即将完成的《白鹿原》,陈忠实却对它“能否被理解被接受”忧心忡忡,他甚至做了最坏的...

  • 周国良:试论老舍的散文创作

    2017-11-10

    【摘要】本文全面论述了老舍散文思想内容及艺术表现上的特色,作者认为:老舍三十年代的散文虽基本上属于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之流,但也有时代的折光;随着老舍思想的发展,抗战...

  • 朱羽:后革命时代的历史意识——读解《白鹿原》形式的“内容”

    2017-11-10

    在20世纪90年代的长篇小说之中,《白鹿原》无疑具有无可撼动的至高地位——不但得到了文学评论界的褒奖,也赢得了图书市场的青睐;不但获得了体制内文学大奖(茅盾文学奖),也...

  • 李来根:试论老舍小说的叙事模式

    2017-11-10

    【内容提要】本文对老舍小说的叙事模式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老舍受中国古典小说及民间说唱的影响很深。老舍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吸取了西方小说叙事模式的营养,并且将两者有...

  • 程光炜:陕西人的地方志和白鹿原

    2017-11-10

    近五十万字的长篇小说《白鹿原》1993年6月问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1月,十七万字的长篇创作谈《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写作自述》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为什么十...

  • 陈颀:文明冲突与文化自觉——《三体》的科幻与现实

    2017-11-10

    摘要: 从科幻与现实的关系切入刘慈欣《三体》三部曲,其核心问题是人类与三体的文明冲突,以及文明冲突引发的历史终结和人类未来问题。汪淼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叙事,罗辑代表的...

  • 王彬彬:“非学院派”的鲁迅研究

    2017-11-10

    在整个世界的人文研究领域,有一个“界”,叫“鲁迅研究界”。这个“鲁迅研究界”,主体在中国,但中国以外,鲁迅研究者也很不少,例如在日本,鲁迅研究的阵营便很壮观。至于...

  • 郜元宝:为鲁迅的话下一注脚——《白鹿原》重读

    2017-11-10

    一 据1993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版篇末作者自记,《白鹿原》1988年4月至1989年1月草拟,1989年4月至1992年3月成稿。算上1987年至1988年作者辗转查阅长安、蓝田、咸宁三县的县志、地方党...

  • 古耜:萧红与胡风的恩怨纠葛

    2017-11-10

    一 1934年岁尾,遵照鲁迅的嘱托,胡风登门拜访了不久前由青岛抵达上海的东北籍青年作家萧红和萧军。当时,女作家萧红给胡风留下了很好且很深的印象。关于这点,后来的胡风尽管...

  • 李建军:在通往《白鹿原》的路途中

    2017-11-10

    小说是一种修辞活动,不仅是一种狭义的修辞活动,也是广义的修辞活动。狭义的修辞属于语言层面,指那些旨在加强语言表现力的技巧、方式及运用这些技巧的活动。广义的修辞,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