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邓晓芒:孤独的鲁迅

    2017-11-10

    多年以前,曾听一位朋友谈起,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虽有数千年,但其实不过一个甲子,60年一循环。当时听后付之一笑,以为很机智,但也未必,夸张而已。不料纪念鲁迅先生逝世...

  • 陈子善:陈从周:《徐志摩年谱》

    2017-11-10

    1949年九十月间,一本薄薄仅一百余页的小书在上海悄悄问世了。此书12.8×18.5cm开本,平装,单一的淡灰色封面封底,无版权页,不是正式出版物,系作者自印分赠亲朋好友和图书馆,只...

  • 吴世昌:论志摩

    2017-11-10

    志摩死了,他的朋友们觉得哀痛,替他开了一次追悼会,并且写了一些哀悼他的文章,(大都是在北晨学园发表的。)这本来是极平常而应当的事,譬如我的不论任何朋友死了,我哀悼...

  • 陈子善:何其芳:《汉园集》

    2017-11-10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坛友好合作出书并不鲜见,较为有名的,散文集可举出田寿昌(田汉)、宗白华、郭沫若合著的《三叶集》,剧本可举出老舍、赵清阁合著的《桃李春风》,批评集...

  • 於可训:论与“编年体”有关的现当代文学史著述问题

    2017-11-10

    【内容提要】“编年体”文学史最近一个时期颇受学界重视。编撰者不满足现行体例重“论”轻“史”的偏向,希望通过复活“编年体”的历史著述体例,构造“用材料和事实说话”的...

  • 吴世昌:重新评价历史人物——试论韩愈其人

    2017-11-10

    《文学评论》编辑部要我为建国三十周年的国庆纪念写些短文参与“笔谈”,题材内容不限制,但当然要与文学有关。因此我想到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人物,需要重新评价。因为历史人...

  • 陈子善:周作人:《陀螺》

    2017-11-10

    1936年8月10日,林语堂携全家登上“胡佛总统号”邮轮离开上海前往美国。这标志着林语堂大陆文学活动的结束和旅美创作生涯的开始。林语堂藏书颇丰,临行前加以整理,除了随身带走...

  • 刘大先:代际融合与范式更新

    2017-11-10

    对于身处其中的“70后”、“80后”批评家群体而言,我们可能需要带着自身的局限出发,从现代式的“深度模式”中走出来,以“浅表模式”进行思考。如果要想在文学史上确立“70后...

  • 吴世昌:郁达夫旧诗用僻典

    2017-11-10

    郭老在《郁达夫诗词钞》序文中说他的旧诗词比他的新小说好。如果如此,他的诗名为他小说之名所掩盖了。(文学史上常有这类现象:如周邦彦的诗赋之名为他的词名所掩盖。)之所...

  • 陈子善:小刊物 大价值——关于《古旧书讯》书系

    2017-11-10

    一厚迭《古旧书讯》(上海书店出版社)放在我的面前,开本有大有小,印装有旧有新,虽然已经时隔二十多载,随手翻阅,透过已略为泛黄的纸页,仍感资料丰实而爱不释手。 《古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