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朱自清日记中存在大量外文书写条目,王瑶曾整理若干条目公开发表。后来《朱自清全集·日记编》又另请人加以翻译。两本条目内容常有较大差异。在目前无法见到原始手...
内容提要:在县一级的地方基层,新时期文学主要通过群众文化体制中的县一级文化馆进行具体组织和开展,县一级文化馆所创办的文艺刊物则是承载基层的新时期文学的主要阵地,其...
内容提要:胡适以科学实证方式识别“白话文学的模范”,其志在树“模范”并建立现代学术范式。《孽海花》不合胡适的“科学”考证趣味,胡适批评《孽海花》“迷信无稽之谈”,...
内容提要:鲁迅撰《上海文艺之一瞥》一文,肇始于1931年7月20日的同题讲演,笔者推断其完稿于同年8月底,而文章却直到收录此文的《二心集》于1932年10月出版之际才初次刊行。但在...
李劼人(1891—1962)的《死水微澜》写成于1935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在《亚洲周刊》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书单上排第17名。刘再复说他最喜欢最推崇的现代作家有五位:鲁迅、张...
历史是上千年的和集体的记忆的明证,这种记忆依赖于物质的文献以重新获得对自己的过去事情的新鲜感。 ——米歇尔·福柯 近日,笔者在地方档案馆新发现一批北京知青档案。该档案...
一 《骆驼祥子》的转折意义 《骆驼祥子》在不同意义上都标志中国现代文学的转折。从时局上看,这是30年代到抗战的转折点。从小说主人公看,这是一个无产阶级变成“个人主义的末...
摘要: 中国古代文学中意象运用的成功经验,启发了莫言的艺术灵感。莫言在小说创作中运用了纷繁多彩的意象,有自然意象、社会意象和民俗意象等,借助意象的象征作用,使意象成...
曾经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一 《鲁迅全集》的出版,正当这样一个艰难的时期,在意义上因为它包揽了清末民初以来的思想以及五四五卅九一八时期的史实,我们可以把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