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杨建民:胡适诗歌翻译的“尝试”

    2017-11-10

    作为诗人,胡适大约算不得成功。他的诗作,如他自己所说:“我现在回头看我这五年来的诗,很像一个缠过脚后来放大了的妇人回头看他一年一年的放脚鞋样,虽然一年放大一年,年...

  • 汪开寿:论老舍话剧的美学特征

    2017-11-10

    【内容提要】老舍话剧不仅具有深刻的现实政治意义、醇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幽默是特殊标记,自然和空灵是老舍执意追求的审美境界。老舍话剧的美学...

  • 陈子善:叶灵凤的“记忆的花束”

    2017-11-10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书话家叶灵凤享年七十,其中有三十二个春秋是在香港度过的。他对上个世纪30至60年代的香港文学进程颇多贡献。但叶灵凤晚年在香港的生活和写作,有关记载不...

  • 温儒敏:论老舍创作的文学史地位

    2017-11-10

    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价值在于他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他的作品承受着对转型期中国文化尤其是俗文化的冷静的审视,其中既有批判,又有眷恋,而这...

  • 贺桂梅:为什么很多人难以理解革命作家丁玲的逻辑

    2017-11-10

    一 在20世纪中国的经典作家中,丁玲可以说是唯一一个与“革命”相始终的历史人物。这不仅指作家活跃程度和创作时间之长,也指终其一生她都对革命保持了一种信念式的执著。从初...

  • 陈子善:陈白尘:《升官图》初版本

    2017-11-10

    《升官图》,话剧剧本,陈白尘著,开本尺寸18×12.6cm,平装土纸本,1946年4月重庆群益出版社初版,封面装帧滨方,为“群益现代剧丛之四”。“剧丛”前三种为夏衍著《水乡吟》、贺...

  • 朱崇科:认同形塑及其“陌生化”诗学——论鲁迅小说中的启蒙姿态与“自反”

    2017-11-10

    摘要:鲁迅的小说中贯穿了启蒙精神以及实践, 在这种启蒙的背后意味着可能的认同形塑, 而启蒙过程中的自反策略又形成了一种可能独特的诗学———陌生化诗学。为此, 本文从如下三...

  • 冯燕庆:老舍作品中“京味儿”的文化蕴含

    2017-11-10

    【摘要】试从“文化蕴含”的广角,对京味儿文学予以观照,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探讨京味儿文学的历史成因和三个文化层次。其中论述了“一种地方特色的‘味儿’,实际上是一种地...

  • 陈子善:路易士:《三十前集》

    2017-11-10

    《三十前集》,新诗集,路易士著,开本尺寸17.5×12.4cm,平装,1945年4月上海诗领土社初版,为“诗领土社丛书第一种”。 路易士其人,不专门研究中国新诗史,恐怕都会感到陌生。他...

  • 王晓琴:老舍与中国现代幽默思潮

    2017-11-10

    尽管幽默并非国产,尽管现代中国内忧外患,但是在30年代初期、中期,以林语堂先后主编的《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为主要阵地,确曾掀起一股颇有影响的幽默思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