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吴矛:闻一多新诗“诗质”论和“诗形”论的矛盾性

    2017-11-10

    一、与时代相切合直指新诗本性的“诗质”论 诗是人类生命意义的根柢之所在,诗歌是人类本心的语言呈现,是人类唤醒自我、确认自我的灵音。诗即人的本质,诗的意义远远超出文学...

  • 陈卫:论闻一多诗歌中的生命意识

    2017-11-10

    生命意识是从群体意识中剥离出来的个体性意识。意识到生命也就意识到了生存的意义,意识到生命也便体味到生与死、哀与喜、痛苦与欢乐……的人生滋味。在仅求生活的人们心中,...

  • 苏雪林:闻一多的诗

    2017-11-10

    “天才是一分神来,九十九分汗下。”爱迪生这句话用在文艺上也极确当。我们熟闻“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等语;我们知道薛道衡登吟榻构思,闻...

  • 蒋心焕:茅盾文学思想结构探

    2017-11-10

    茅盾文学思想曾对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产生巨大影响,对它深层结构的探讨无疑有助于深入把握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特质。一段时间来,这方面的研究似较为沉寂,但从世界文学史中...

  • 蒋晓梅:在语言困境中挣扎的诗人——浅论闻一多的语言体验

    2017-11-10

    俄罗斯画家列宾曾经这样说过,“色彩就是思想” [1],他是真正懂得绘画的人。闻一多(1899-1946)也一度在美国学过绘画,不知他对色彩是否也有相似的体验。当然,闻一多的生命和灵...

  • 钟桂松:茅盾不愿编进文集的两本书

    2017-11-10

    力主《苏联见闻录》、《杂谈苏联》不入文集 茅盾一生出国颇多。20年代后期去日本流亡一年多,30年代抗战中赴新疆途中曾经越南,并停留数日,40年代应邀赴苏联考察四个月,走了苏...

  • 李岫:茅盾与新文学的进程

    2017-11-10

    当我们回眸即将结束的二十世纪时,我们不会忘记在这个世纪为我们民族带来辉煌的一系列优秀人物。茅盾就是其中之一。他在驰骋文坛六十多年的岁月里,以大量杰出的创作展现了中...

  • 阎愈新:六十年前鲁迅、茅盾致红军贺信之发现

    2017-11-10

    1996年5月于西北大学 鲁迅、茅盾致红军贺信,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中共党史和鲁迅、茅盾研究界共同关注的一件大事。中央档案馆无此原件,鲁迅遗物中也没有底稿。几十年来,众多学...

  • 汪亚明:茅盾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关系及文化成因

    2017-11-10

    中国新文学是在西洋文学的启发下产生的,现代文学史上每一位成功的作家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外国文学的滋养。向西方学习,创造我们民族的新型文学,曾是中国现代作家的自觉追求。...

  • 刘锋杰:《红楼梦》对茅盾小说创作的影响

    2017-11-10

    《红楼梦》作为影响茅盾的重要古典名著,原因大略有这样二点:其一,中国古典小说发展至《红楼梦》,不仅大量描写了女性的形象,而且代表了最富于同情心的妇女观,林黛玉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