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徐志摩早年日记的发现,自80年代之后一再被提及,但因为至今没有印行,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便引出许多讹传,甚至对有没有这两份早年日记、日记本身是否为徐志摩所作也提...
创刊于1917年的北大校刊——《北京大学日刊》主要刊登新闻和公告,记载该校教育教学举措、条例、课程指导书、人事任免等时事,它为研究北京大学历史留下大量资料,“校中兴革诸...
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而统治阶级的文化是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48页。)在英国,由于历史...
一、重复叙述的意蕴 修辞论美学(注:修辞论美学又称文化修辞论,是中国学者王一川教授提出的一种美学理论。王一川教授较早在《语言的胜景》、《语言乌托邦》等书里提出这一理...
那摈弃庸众所信的神灵的人,不是不敬神灵的人;那附和庸众关于神灵的意见的人,才是不敬神灵的人。 ——伊壁鸠鲁,转引自马克思《博士论文》 也许,很少有哪一位作家像徐志摩...
一、书信发现的背景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曾于1921-1922年在剑桥大学留学,其间与许多英国著名作家、学者相识,有的还建立了深厚友谊,其中就包括查尔斯凯奥格顿(Charles Kay Ogde...
在中国的现代作家中,朱自清“以辛勤的劳作来扩大新文学的影响,并始终保持了爱国知识分子的节操”(陈竹隐语)(注:朱金顺:《朱自清研究资料》,北京师大出版社,1981年9月...
前言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与闻一多并称为“新月双璧”。徐志摩的创作生命正像他在 《再别康桥》里所说的那样:“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
就今天的诗歌研究来说,想要对诗人的艺术独特性进行有效把握,一方面要求研究者必须对文本本身倾注更多的精力,一方面则要求研究者的眼光应该进入到具体文本“内在结构”的层...
维谢洛夫斯基认为:“母题是基本的叙述单位,即指日常生活或社会现实领域中的典型事件。”〔1〕对于作家来说, 与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连在一起的母题选择是一种推动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