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重构文学性: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写作的一个理论问题

    2017-11-13

    (原刊《扬子江评论》2015年第6期) 摘要:在“反本质主义”思潮的冲击下,文学性范畴已饱受质疑,但是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写作实践中,“文学何以为文学”这个问题仍有其存在...

  • 当代文学批评要有人文精神担当

    2017-11-13

    导读: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是文学发展的两个轮子,在两轮的配合与互动中推进文学发展。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我们却常常发现,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呈现出不相协调甚至相互错位的现...

  • 批评与创作当相互砥砺

    2017-11-13

    批评与创作相互砥砺的传统,一度是文学活动的重要促进力量。重拾这一传统,需要双方保持对文学的虔诚之心,保持对彼此的“同情之理解”,保持“距离式观照” 文学批评与文学创...

  • 文学就是创造

    2017-11-13

    文学,其本质就是创造。创造一种语言,创造一种结构,创造一种叙述方式,创造一群有血有肉、有个性有灵魂的人物(他们将长久地和真实的人们生活在一起,不断获得新的生活),...

  • 中国叙事伦理批评述略

    2017-11-13

    在对20世纪结构主义叙事学过度技术化、机械化的普遍反抗中,世界范围内的叙事学家开始逐渐关注叙事的伦理、审美等层面的内容。“叙事伦理”成为后经典叙事学的一个新方向,...

  • 理论转向:从“活动”到“行为”

    2017-11-13

    “文学活动论”提出并阐述了必须把文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转移到“活动”上这一观点。这并非仅仅是变更理论研究的先后次序,而是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的改弦易辙,是从本质主义转向...

  • “史诗”是一个时代的文学“重器”

    2017-11-13

    “史诗”是一个时代的文学“重器”,它的意义具有象征性,且会溢出文学自身。不是每一个作家都适合,都会写出“史诗”,但一个时代需要也必须遴选可数的“史诗”。 我们不能把...

  • 电子媒介时代审美范式转型与文学镜像

    2017-11-13

    内容提要:电子媒介时代审美范式发生了从“形象”向“拟像”的转型,导致了文学的异变。这种异变主要表现在文学形态从“读”转向了“看”,文学功能从“文学性”转向“娱乐性...

  • 文学经济学作为批评范式的可能性

    2017-11-13

    摘 要:社会历史批评作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主线,相继经历了政治学批评、经济学批评和身体美学批评三个阶段,并相应凝聚为三种批评范式。经济话语规模化进入当代文学批评场域...

  • 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路径:共在、共鸣与共识

    2017-11-13

    编者按 近期,一则关于ONE实验室解散,“特稿梦之队”集体离职的新闻流传很广。虽说ONE实验室未能成功,但就非虚构写作的整个生态发展来看,近几年发展仍如火如荼。无论是《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