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歌是古代草原丝绸之路诗史上重要的创作阶段。这一时期的诗作在中华多民族文学精神的辉映、浸润下,通过对汉文学传统的继承,使古代草原丝绸之路文学产生新的思想内容与发...
“从总体看,如何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儿童和青少年读者的认知需求和审美需求,对于讲述中国故事的优秀童话作品的经典性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华民族砥砺前行,走向伟大复兴...
列奥-斯特劳斯指出,现代人的特征在于不再知道如何评价好与坏:“现代西方人再也不知道想要什么——再也不相信自己能够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英国作家、文学评论家、诗人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1709—1784)在诗歌和戏剧批评方面都颇有建树。他发表的小说批评不多,但其意义不可小觑,最有名的一篇当属1750年3月31日发表于《...
罗马尼亚有举办诗歌节的传统。诗人们聚集在海边或林中空地,饮酒诵诗,通宵达旦,常常把时间抛在一边。 在这样的场合,尼基塔·斯特内斯库往往是中心人物。那是20世纪70年代。当...
“创造文艺精品,使我国文艺走向世界,促进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这样,才能完成真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精神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同志在党...
朱光潜与宗白华并称为20世纪中国美学名家的“双峰”。从使用频率、理论建构和学术影响来说,比较法堪称宗白华美学的第一研究方法,是宗白华理论创新的方法“金钥匙”和言说“表征...
中国到底有没有自己的美学?如果有,其形态又是什么?这是我国美学界经常讨论的话题。由于长期以来受“欧洲中心论”与“以西释中”影响,我国美学研究对中华民族的审美理论缺...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教授自《郭沫若研究年鉴·2015卷》起担任编委会主任。值此卷出版发行暨郭沫若诞辰125周年之际,《郭沫若研究年鉴》编辑部对张江教授进行了访谈。张江教...
摘 要: 作为文学理论,创伤理论和操演理论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操演是创伤表征的过程;创伤成为操演的对象。创伤并非先天就有,而是后天形成的。对文化创伤的操演是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