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4年5月著名翻译家傅雷在《万象》杂志上发表署名“迅雨”的《论张爱玲的小说》一文以来,在迄今为止的半个世纪中,大陆、台港和海外学者发表了上百篇评论、研究张爱玲小说...
一 张爱玲的女性主体意识可说自然流露于文本之中。在她的女性叙述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性和其从属性一样都和男性人物有着密切的连锁互动关系。讨论张爱玲小说的女性主体性问题,...
1946年11月,上海山河图书公司出版张爱玲《传奇》的增订本。较之1944年7月上海书店出版的《传奇》再版本,增订本在文字和图饰上,都作了修改。增收五篇小说:《留情》、《鸿鸾禧...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景观 作为迟发展国家,中国的现代化首先依赖于“体制的优先合理化”,即合理化的国家体制和市场体制的优先确立,但在本世纪的40年代,国家与市场二者间却存在...
读张爱玲的小说,那些“说不尽的苍凉故事”总予人一种作者独坐云端俯视芸芸众生的感觉。而她朴朔迷离的身世与经历,更是为她增添了诸多的神秘色彩。但只要翻开她的散文集,我...
张爱玲在《〈传奇〉再版序》中这样写道:“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管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如果我...
一 在张爱玲接受史上,傅雷1944年发表《论张爱玲的小说》,具有重要意义。与同期张爱玲解读相比,(注:《论张爱玲的小说》在1944年第五期《万象》发表以前,新中国报社曾于194...
自张爱玲1952年出走香港至今,海外研究她的学术进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二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
一、张爱玲“文化汉奸”论的由来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在上海全境沦陷不足四年的时间里,她以其不同凡响的作品,使沉闷的上海为之一震,仅短短...
本世纪40年代初,作家谭正璧在编辑出版《当代女作家小说选》时说,张爱玲和苏青是目前最红的两位女作家。在沦陷的上海特殊的气氛和背景下,张爱玲和苏青大红大紫一时,被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