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季红真:论汪曾祺散文文体与文章学传统

    2017-11-10

    汪曾祺的散文,“郁郁乎文哉!”卓然海内大家。他自谦地说:“我写散文,是搂草打兔子,捎带脚。”好像无心插柳,紧接着的一句话却是:“不过我以为写任何形式的文学,都得把...

  • 刘凌:施蛰存与鲁迅的交往新说

    2017-11-10

    鲁迅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最有代表性的伟人,施蛰存是他众多社会交往中曾有过较为密切关系的合作者之一。他们两人同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广泛深远影响的小说家、散...

  • 杨鼎川 汪曾祺:关于汪曾祺40年代创作的对话

    2017-11-10

    被访者:汪曾祺,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顾问 访问者:杨鼎川,佛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访问学者 时间:1994年12月13日午后4时至8时 地点:北京蒲黄榆汪老寓所 杨鼎川(以...

  • 黄德志:施蛰存历史题材小说创作论

    2017-11-10

    历史小说是现代小说中的重要一域。一般说来,历史小说的产生与社会时代背景紧密相关。出于某种原因,作家不便于把现实生活作为反映对象,而不得不借历史小说来隐晦曲折地抨击...

  • 胡希东:“新感觉派”的“异端”与“他者”——施蛰存与川端康成的类同性论

    2017-11-10

    施蛰存与川端康成的个性气质和文学观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除了他们小说创作表现了各自民族传统美的特色外,还表现在他们各自作为中日新感觉派的创始人与代表作家,与他们所在...

  • 刘明:汪曾祺与五四新文化传统

    2017-11-10

    20世纪的每一个中国作家,都无法脱离两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一种是民族文化传统, 一种是五四新文化传统。对于汪曾祺而言,有关他与民族文化传统的关系,一直是评论 界的研究热点...

  • 卢军 程悦明:跨越时空的对接

    2017-11-10

    汪曾祺给自己的创作下的结论是:我写不出大作品,写不出有分量、有气魄、雄辩、华丽的论文。这是我的气质所决定的。人要有一点自知。我的气质,大概是一个通俗抒情诗人。我永...

  • 黄德志:施蛰存研究述评

    2017-11-10

    提要 施蛰存是一位“文体作家”、学者,集创作、翻译、编辑、学术研究于一体。其创作涉及到诗歌、小说、散文等各种文体,学术研究包括外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碑刻等多种学科...

  • 傅书华:散落的珍珠——“五四”在十七年小说中的一个侧影

    2017-11-10

    要想比较全面地梳理与论述五四文学的价值命脉在十七年文学中的搏动与演化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这样的一种搏动与演化的质素与形态是十分复杂的、多样的,工农兵文学思潮内的...

  • 石杰:和谐:汪曾祺小说的艺术生命

    2017-11-10

    艺术生命之于艺术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艺术生命的获得在于作品从某一方面艺术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并由此给人以深刻的启示,用宗白华的话说,即具有“美的价值”、“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