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国际诗歌节,再造“诗之国”的中国新形象

    2017-12-23

    当下的中国文学界,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就是国际诗歌节的举办,例如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上海国际诗歌节、珠海国际诗歌节、三亚国际诗歌节、成都国际诗歌周等等,国际诗歌节业已...

  • 文学期刊,迎向万木春意

    2017-12-23

    今年是文学期刊《收获》建刊60周年。人们在回望60年来《收获》与中国文学命运流变的同时,也对纯文学期刊在当下的发展给予特别关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

  • 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理解:“世界文学”的另一维度

    2017-12-23

    重申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的写作,并非是“去民族化”的同义,也不是对个体经验的漠视,它强调的是由殊相映射出的共相,是特定情境中从“人类的希望和恐惧的角度把握人类的状况...

  • 不断完善文艺评论的价值引导

    2017-12-23

    当前随着中国文化消费市场的逐步成熟,人们越来越习惯在文艺消费前上网查询专家的文艺评论观点或点击专业评分网站寻求对相关文化产品的口碑和消费评价,进而决定是否消费、何...

  • 《楚辞·九歌》:屈原宗教情结的诗化

    2017-12-23

    《楚辞·九歌》共11篇,是一组语言清新优美、感情诚挚深婉的祭歌,被称为“原始宗教的天籁”。一般认为,末篇《礼魂》为“送神之曲”,其余10篇各祭祀一种神灵,包括天之尊神“...

  • 从古典传统到世界文学

    2017-12-23

    在人们关于未来文学的诸多想象中,最简洁明了、直入人心的或许莫过于歌德的那句话:“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伴随着欧洲人心灵中波澜壮阔的文学自觉和历史自觉,“世界...

  • 审美的力量——社会价值论的视野

    2017-12-23

    在全球化、高科技、互联网、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等时代浪潮交融激荡的当下,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一场新的精神解放运动。科学认知体系、宗教信仰体系和审美艺术体系作为人类精神结...

  • 束广微《补亡诗六首》之《华黍》笺注

    2017-12-23

    华黍:《诗·小雅》逸篇名。华,开花。《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南朝·宋·鲍令晖《题书后寄行人》诗:“帐中流熠耀,庭前华紫兰。”明·刘基《〈悦茂堂...

  • 迈好“翻译”这道坎 中国文艺自信“走出去”

    2017-12-18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印发,以文学、影视为代表的中国文艺“走...

  • 迎接新时代,更要坚定文化自信

    2017-12-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郑重宣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这是划时代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重要科学论断。 谁也不会忘记...